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梁凌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思想引领、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当前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精神风貌的有效方法与路径,以此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准确把握内涵要义、现实使命和实践导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深化拓展中加快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按照“省抓统筹、市抓推进、县抓落实”的工作原则,逐级落实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评估、考核和督导,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标准,形成不定期通报的工作制度。运用好省、市两级优质文明实践资源结对帮扶机制化下沉到基础薄弱地区。建立省市、市县挂点联系工作制度,共同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各级文明单位作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立对口联系、定向帮扶机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县级党委作为建设主体制定或优化考核管理办法,完善对各部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督促县直单位把工作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同时建立相应奖惩制度,每年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群众评价等对各阵地和队伍工作情况作出评估,先进典型予以表扬并优先推荐参评上级相关荣誉评选。落实县级财政部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基本保障制度。

    以更大的统筹力度,推进各类资源共享共建多维融合发展。以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盘活激活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突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主要功能,配套完善活动设施,进一步拓展文明实践活动场所,实现“一场所、多用途”,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所、站)建设,继续在地市级范围打造1个县级实践示范中心,每个县(市、区)选取不少于2个乡镇(街道)打造示范所,每个乡镇(街道)选取不少于2个行政村(社区)打造示范站,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各级阵地整体标准化建设。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整合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纪念设施、教育基地等阵地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推动红色文化研究整理,深入挖掘提炼地方红色文化精神,广泛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工作,不断提升各类红色文化展示阵地陈展和传播能力,结合红色文化文艺创作、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线上平台宣传推广等创新方式,推动红色文化传播融入国民教育、市民生活方方面面,持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努力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

    以更广的传播方式,聚焦重点群体强化思想传播的精准性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要聚焦重点群体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养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时代新人,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发挥先锋模范带动作用,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政德修养教育,深入开展“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砥砺品质。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常态化组织模范好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示范作用,定期开展“凡人善举,身边模范大家学”等系列宣讲活动。强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强化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深入开展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活动,广泛开展经典作品诵读学传活动,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优秀戏曲进校园;开展“童心向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用好“大中专院校思政名师”“大学生宣讲团”“青年讲师团”等宣讲力量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大力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市民群众职业道德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大力倡导和培育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以更实的举措办法,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新风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要坚持人民至上,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以提升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为目标靶向施策,不断探索以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培育文明新风尚的方法途径。深入推进“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中心评估”的定制化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模式,通过登门走访、热线电话、网络征集及发放联系卡等方式,不断丰富“群众点单”方式途径,找准群众需求点,完善活动项目库,推动项目供需质量。建立完善的群众反馈机制,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开辟“群众反馈—对照整改—举一反三”工作路径,及时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求,以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作为检验工作成效“试金石”,推动文明实践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坚持“普惠性+特惠性”分类供给,围绕服务对象差异化,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制定普惠性、特惠性服务项目,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加大志愿服务回馈激励措施,打造各类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便民集市”“志愿服务大讲堂”“志愿服务大擂台”“志愿服务益苗计划”等活动,让志愿服务在服务群众、疫情防控、重大活动、应急抢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氛围在社会蔚然成风。

    (作者系肇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委讲师团团长 )


 

当前:A3版(2022年1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