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阜阳市“心理氧吧”呵护少年儿童成长
冯军旗

        

    日前,笔者从安徽省文明办获悉,经专家委员会评选,2022年10月份“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揭晓。其中阜阳市“心理氧吧”志愿服务项目入选项目典型。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刻不容缓。2019年,界首市教育局结合实际,发起“心理氧吧”志愿服务项目,旨在为少年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心灵乐园,护航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线上线下联动,心理辅导解难题

    “心理氧吧”项目实施初期,通过发布招募公告、开展网络宣传等,吸纳了80名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志愿者参与。志愿者们根据自身专长,依托所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或乡镇留守儿童之家等阵地,采取面对面咨询、热线电话及网络咨询三种形式,为有不同需要的孩子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每逢周末,孩子们可拨打热线电话向志愿者倾诉心声,也可通过微信、QQ与志愿者线上交流,或是与志愿者约定时间和地点,面对面交流。许多志愿者自身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参与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的热情。“看到孩子们经过辅导后快乐的笑容,我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得。”这是“心理氧吧”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农村学校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与爷爷奶奶很难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志愿者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在言语上鼓励、从心灵上抚慰,激发孩子们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项目团队先后开展个体心理咨询服务、亲情陪伴等4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1.2万小时,受众约4万人次。

    定制服务“菜单”,特殊关怀在身边

    项目坚持“因材施教”。在总结前期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对服务对象分门别类,针对各年级、各阶段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定期举办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活动。

    志愿者各展所长,发挥自身在宣讲、咨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优势,对初中生开展青春期团体辅导,解开孩子内心的困惑;对高三、初三学生开展考前心理辅导讲座,缓解学生的备考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心理保健意识,引导孩子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截至目前,项目团队举办心理讲座165场次,受众1.2万人次;先后到学校开展团体辅导56场次,受众2600人次。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项目团队还征集了戴桥镇一些学校留守儿童的“微心愿”,按照孩子的愿望,为他们准备了书包、马克笔、礼品盒、布偶等节日礼物。每一个收到礼物的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团队还通过界首教育发布、学校微信群、抖音等网络平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为延迟开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开展相应的疏导工作,纾解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的焦虑情绪,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打破刻板印象,传递健康新理念

    “心理氧吧”项目团队除针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外,还面向广大家长开设家庭教育论坛,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引导家长和孩子正确看待心理咨询。

    2021年国庆期间,“心理氧吧”项目志愿者参与筹办“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论坛,通过前期报名,约100位家长参与了现场交流活动,线上直播观看量超过6万人次。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大家介绍了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进一步打消了家长对心理咨询的顾虑,收到良好效果。目前,项目团队已举办了2期家庭教育论坛活动。

    教师具有健康的身心条件,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与此同时,项目志愿者先后走进20余所学校,为中小学教师开展职业认识、情绪调节等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有效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截至当前,累计开展讲座20余场次,受众3000余人次。

    三年来,“心理氧吧”志愿服务项目团队的脚步从未停止。下一步,项目团队将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同时,拓宽项目服务范围和受众群体,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加强社区联系,推进全民心理素质提升。

 

当前:A3版(2022年11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