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好声音“声入人心”
——安徽滁州市建强用好“百姓名嘴”力量
张开兴  陈玉凤

 

    创新形式、打造亮点、擦亮品牌,用好、用活理论宣讲这个“传声筒”“放大器”,让党的好声音在乡村“声入人心”,在强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中汇聚文明力量。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注重建强用好“百姓名嘴”力量,将理论阐释与乡村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宣讲方式,以小切口宣讲大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在思想共鸣中感受党的好政策,共话新时代农村幸福美好生活。

    滁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牵头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宣讲“百千万工程”,发动各地各单位充分摸排、发掘专家学者、退休党员、党校教师、模范好人、志愿服务典型、文艺骨干、“新乡贤”等,在全市范围内培育选拔100名左右的骨干宣讲员,1000名左右的基层宣讲员,以及10000名以上的宣讲志愿者,筹建“百姓名嘴资源库”。截至目前,常态宣讲的基层“百姓名嘴”有4000余名。

    滁州各地坚持先培训再上岗,每年度至少举办一次宣讲培训,通过集中学习、现场展示、交流座谈等活动,切实提升宣讲员宣讲水平;市级举办文明实践宣讲骨干培训班、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亭城百姓说”——滁州市首届“百姓名嘴”宣讲选拔赛等,进一步孵化“百姓名嘴”,培养名嘴骨干,推动“燎原式”传播。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宣讲类培训交流活动600余场次,受益人数万余人次。

    趁着农忙间隙,以贴近乡村的宣讲方式为切入点,娓娓道来,谈乡村发展变化,说村情实际,用接地气的语言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将大道理“讲小”“讲细”“讲实”,以“乡音”传“党音”,让党的创新理论走入寻常百姓心中。

    滁州市各地积极拓宽宣讲形式,采用故事宣讲、民歌、扬剧、淮河大鼓、快板、三句半等形式,每年度开展基层宣讲上万场次,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宣讲品牌。其中,“一刻钟宣讲”特色做法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怎么干》,“抱团科普”入选全国学雷锋“四个100”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青听兵语”——百名功勋老战士讲党史项目获评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90后青年宣讲团”“小伍说书”等3个理论宣讲案例入选《安徽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案例选编》。

    “百姓名嘴”既懂政策,也懂百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滁州市各地因地制宜建立“积分兑换服务”“积分换技能”“积分兑礼品”等回馈激励制度,组建爱心商圈、公益集市、暖企联盟等,为优秀宣讲员提供免费体检、免费公交、技能培训、消费减免等礼遇3300余次。截至目前,20余名宣讲典型获评滁州市“月评十佳”志愿服务典型等称号,“飞燕宣讲团”等10余个宣讲典型获评省级典型。近日,对参与滁州市首届“百姓名嘴”宣讲选拔赛决赛的24组选手,市文明办还给予创排节目奖扶资金5.6万元,并协调专业团队对优秀“百姓名嘴”进行业务培训,对创排的宣讲节目进行指导。

    如今的滁州,小区庭院、田间地头、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众多“百姓名嘴”正用群众语言生动活泼地讲理论、说形势,将抽象理论变为朴素道理,将党的政策化为生动事例,使文明的节奏与乡村振兴的步伐同频共振。

 

当前:B1版(2023年05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