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扎实有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安徽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服务群众,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描绘美好安徽新画卷。
铜陵市义安区:“爱的N次方”温暖留守儿童
本报讯(陈晨)这几天,铜陵市首个关爱留守儿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义安区五松镇惠泉社区“爱的N次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里特别热闹,来自铜陵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公益支教活动。
此次支教活动,由共青团义安区委、义安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铜陵学院文艺学院举办,共有11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期间,大学生们打破传统支教模式,以趣味互动和科学引导的方式为社区80多名留守儿童带来了丰富有趣的暑假七彩课堂。邹乐章给小学生们上音乐课,她用民族乐器二胡演奏了《春天在哪里》,通过歌曲带领小学生们了解多种演奏方式,认识中国传统乐器;李芙蓉给小学生们上主题为“与诗仙同游”的趣味语文课,通过一首首李白诗作,带领小学生们游遍安徽……“我们要通过多种活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打造成留守儿童快乐的幸福之家,家长认可的安心之家。”项目负责人说道。
2017年,铜陵市义安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了“爱的N次方”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至今共招募志愿者2000余名,在37所中小学校开展活动700余场次,捐赠助学金150余万元,对口帮扶惠及1200余名留守儿童。
以爱之名、捧爱之心、践爱之行。2023年6月,“爱的N次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义安区五松镇惠泉社区揭牌成立。“爱的N次方”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将充分发挥实践点的纽带作用,将大爱汇成涓涓细流精准送到留守儿童的心坎上,让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
铜陵市老洲镇:志愿服务助推乡风文明
◎ 甘霸娟
近年来,铜陵市郊区老洲镇充分发挥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服务作用,重点突出志愿力量,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环境整治”新模式,形成“文明引导、志愿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共管局面,全面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做到美“颜值”提“气质”,不断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老洲镇以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筑牢宣传阵地,结合市民教育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村村通广播等方式广泛宣传,广泛科普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自愿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争当文明使者,主动治理房前屋后及周边不文明现象,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带头践行志愿精神,传递文明新风。
老洲镇充分发挥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者在环境整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包保路段开展巡查、引导街道车辆有序停放、协助商铺开展镇区秩序管理工作,将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紧抓不懈,使环境整治达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赢得群众点赞。实现志愿服务带动群众、短期“快见效”、长远“见长效”的良好局面,高质量、高标准进行全方位环境整治,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志愿服务战斗力的“赛马场”。
文明实践志愿者主动亮身份、亮岗位,扛起责任、率先垂范,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科学划分镇村包保人员,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长效。同时,成立督查整改考核队,采取处处到、处处清、处处查的督查方式,将常规考核与专项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切实做到整治、管理、巩固“三合一”,确保长效巩固、持续发力。
下一步,老洲镇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措施、丰富内容载体、细化工作任务、聚焦重点区域,推动全镇环境卫生质量全面提档升级,以“美化、净化、亮化”为目标,持续打造现代化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巢湖市北大街社区:文明实践“有温度” 志愿服务“零距离”
◎ 李冉
近年来,巢湖市卧牛山街道北大街社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等群众最现实关切,以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出发点,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社区治理更加有序、文明、和谐。
北大街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将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有机融合,整合党群服务站、卧牛山公园、商业街、医疗机构、居民活动中心、文化大舞台广场等阵地,为居民打造融合思想引领、价值培育、睦邻文化、社区治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积极构建“1+8+N”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链接社会资源,培育了15家社会组织,与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市委党校、人民路小学等14家单位结对共建,招募2000余名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每年常态化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80余场次。
北大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民心零距离”为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文明实践“四单”工作流程——鼓励社区居民通过“志愿巢湖”小程序等方式点单,社区对居民诉求进行汇总并派单,志愿者结合实际接单,服务结束邀请群众评单。在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年均点亮社区群众“微心愿”210余个。
北大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为民、利民、惠民”的工作导向,紧紧围绕当前重点工作和群众最现实关切,结合志愿者及阵地的资源特点,策划实施因地制宜、分类分众的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法律服务、文化文艺、科学普及、医疗健身、智慧助老等类型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北大街社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围绕“强国复兴有我”“党的声音进万家”等主题,紧贴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统筹运用传统宣传阵地和新媒体平台,把理论宣讲融入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用乡音传递党的“好声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年均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活动30余场次。同时,运用“月计划、月活动、月总结”闭环工作流程,确保五类活动高质量开展。结合“周五创建日”,组织结对单位和志愿服务组织,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工作任务,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掀起辖区范围内的文明实践热潮。今年以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次,惠及群众近万人次。
此外,北大街社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开展“墨香飘溢 迎春送福”“爱国卫生月”“情暖童心”公益捐赠、“阅读伴我成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解难解烦解惑。
下一步,北大街社区将继续常态化开展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以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为目标,通过细“治”入微贴心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温度,提高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