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之名,赴“奉献之约”
——北京市广泛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系列活动扫描
◎ 杨澜 宋敏

 

    3月春风拂,雷锋精神传。在京华大地,比春风更暖的,是随处可见的一抹抹暖心“志愿蓝”“柠檬黄”“平安红”,是一张张充满笑容的“雷锋面孔”。

    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在这一天,北京市广泛开展了“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系列活动。全市70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民生需求,开设志愿服务大集、组织文艺汇演、开展图书交换等活动,现场进行志愿服务风采展示、志愿者招募、服务需求对接等,追忆雷锋事迹、传承雷锋精神、汇聚文明实践力量。

    “摆摊设点”服务群众

    “大妈您的血糖、血压都在正常范围,身体情况挺好的。”3月5日一早,在平谷区世纪广场,志愿者耐心地为市民赵淑琴进行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了她。

    这是平谷区开设的“3·5学雷锋”志愿服务市集上的一幕。在当天的市集上,平谷区设置了政策咨询、便民服务、文化服务、应急培训、知识宣传、实操体验等6大区域20余个服务展位集中开展服务。

    志愿服务市集只是平谷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进入3月以来,平谷区“9+N”类区级志愿服务队伍“组团出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集中展示活动,吸引众多市民群众参与。

    “头再往左偏一点,请面带微笑,看镜头。”在通州区“文明集市”上的“潞城雷锋全家福”拍照互动打卡区,潞城镇文旅摄影协会志愿者正在为现场志愿者拍照。而在拍照互动打卡区另一边,潞城织友队正在编织小红花,一个雷锋故事换一朵小红花,群众将换来的小红花送给身边的志愿者。

    石景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爱心文明实践、助老文明实践、助残文明实践以及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大讲堂等4个项目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系列主题活动,200名老街坊走进石景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与驼铃古道香包制作、果蔬象形面点烹饪技能学习、漂漆扇工艺体验等活动,享受暖心的志愿服务。

    微光成炬,志愿暖心。3月5日前后,全市7000余个文明实践站共举办活动2.8万余场。近年来,北京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把学雷锋活动与文明实践有机融合,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志愿服务的北京特色、北京风格。

    文明宣讲弘扬雷锋精神

    在3月5日前后,丰台区依托长辛店二七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织辖区内少先队开展“红领巾宣讲员”实践体验活动。累计百名少先队员走进红色基地,通过寻访、参观、聆听、实践体验、志愿讲解等方式践行雷锋精神。

    东城区举办“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文明使者”纪念雷锋精神六十一周年讲堂活动,邀请《雷锋》杂志编辑部主任、雷锋宣讲团团长卜金宝以《雷锋,离我们最近的那颗星》为题,通过大量珍贵影像资料,用文字将“雷锋”形象进行了真切还原,为青年志愿者、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天坛文化小使者们进行宣讲,弘扬雷锋精神。

    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小海星”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举办了“守护三海一轴 小海星在行动”学雷锋日志愿服务活动,“小海星”志愿者在展馆内做游客指引,在展示摊位前介绍什刹海文化。未来,“小海星”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将联合辖区单位,开设志愿讲解员岗位,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在石景山区景阳东街第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党员以“学雷锋 论学习”为主题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主题党课,向大家阐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个个精彩的文明宣讲推动学雷锋活动在京城大地蔚然成风。在学雷锋纪念日前夕,北京市还广泛开展了“‘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志愿行”活动,组织师生志愿者围绕城市治理、民生需求和文明创建等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聚沙成塔 以爱传承

    在各区“文明集市”现场,还专门设置了多个志愿者报名点位,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志愿者行列,共同传递新时代雷锋精神。“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虽然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是大家汇聚起来就能帮助更多的人,温暖全社会。”通州区益动联盟志愿服务队队长金敬聪表示。

    青年志愿者赵婉婷说:“聆听了有关雷锋事迹的宣讲,我更加了解了雷锋同志,更加深刻地领悟了雷锋精神,深受感染、备受鼓舞,同时更感受到了‘时代楷模’的伟大精神力量。”

    一系列的学雷锋文明实践活动聚沙成塔,推动形成了志愿服务的群体效应。

    连日来,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多地蓬勃开展,人们走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追忆雷锋事迹,参与志愿服务,在奉献社会中提升自己。

    为了引导更多的人争当雷锋,践行雷锋精神,北京强化典型引领,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推选、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树立了一大批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和最美志愿服务家庭,推动形成“学习志愿者 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从2014年开始,首都文明委每两年命名一批“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示范站(岗)”,累计命名志愿服务站(岗)8750个、示范站(岗)1219个。持续开展五星级志愿者认定和表彰工作,累计认定9批五星级志愿者共10675名,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志愿者的积极性,激发了市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善举可以接力,爱心可以传递。60余年来,雷锋从未远去。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志愿北京”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461.3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体7.5万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69.8万个,全市志愿者正向人们诠释着:“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雷锋精神代代传。在北京,461.3万名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一项项志愿服务不断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为浓墨重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新篇章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能量。

当前:1版(2024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