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党员的临终嘱托
◎ 武桂成 张建国

 

    2月21日,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陶庄村92岁的老党员周似兰在家中安详去世,陶庄村村“两委”班子成员赶到周似兰的住处吊唁。当周似兰的儿子鲁锦虹将母亲的遗嘱和2000元特殊党费递交给村干部时,在场的村干部和她的亲属都被周似兰坚定的信仰所感动。

    1933年4月20日,周似兰出生于上海浦东黄浦江畔董家渡。1954年冬天,成家后的周似兰来到丈夫鲁逸的家乡溱东区北陶乡(今东台市时堰镇陶庄村)。周似兰勤奋工作,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北陶乡团支部副支书、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副社长、乡幼儿园园长等职。

    周似兰一直保持着勤俭持家、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周似兰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在她临终前一个月,还穿针引线,为自己缝补袜子和衣裤。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周似兰对儿女教育很严格,从小教育他们遵章守纪,奉公守法,长大后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的人。“我们家从困难中走来,人不能忘本,碗外的吃食再好,一口也不能吃。”

    上世纪90年代,周似兰夫妇随子女在东台市区生活。2019年春天,周似兰生病住院前,把儿子鲁锦虹叫到跟前,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纸包,里面是一张用毛笔写的遗嘱和2000元现金。她嘱咐说:“如果我的病治不好,要代我交纳最后一次党费。”那次病愈出院后,她还专门给儿孙们写下遗嘱,要他们不断学习,勤恳工作,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周似兰还交纳了最后一笔党费,她想着要为党、为社会再作一点微薄的贡献。

当前:4版(2024年03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