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旅游”莫忘给冲动消费“脱敏”
◎ 许朝军

 

    “春节陪爸妈去了巴厘岛,3月份抽个周末去济州岛,清明节假期准备去越南,‘五一’去巴拉望岛潜水,端午节去新加坡,中秋节去印尼,‘十一’去西班牙。”新年伊始,余曼这一年的假期旅游行程几乎已经排满了。她说,去年航空公司打折促销时她就买好了去这些地方的往返机票,总共花了1.2万元,“如果临近假期再买,肯定不止这个价。”跟余曼一样,越来越多的旅行爱好者选择“囤旅游”的消费模式,即提前预订机票、门票、住宿等,先囤起来再择机出游。

    “囤旅游”的流行,与其诸多利好因素有关,其中价格优惠、有效期长、出行前随时可退等最吸引人。以机票为例,航空公司和酒店、景区管理方等出于抢客源、化解淡旺季差异等考虑,距离起飞出发时间越长相关票价优惠越大,一些出国和远程旅游的成本比平常动辄便宜数千元不等,低廉的旅游成本确实让人心动不已,也受到不少文旅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某平台发布的《2023年度“囤旅游”报告》就充分展示了其火爆程度:2023年“囤旅游”的消费者规模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过1倍,2023年“双11”,囤度假旅游商品的95后和00后消费者人数,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过3.3倍。

    “囤旅游”火爆异常,从成本和收益角度而言,这也是让服务方和文旅爱好者皆大欢喜的“佳肴”。但即便如此,并非所有的“囤旅游”都是可口而赏心的,一些看似便宜的“提前囤票”也同样面临着不可预知的隐患,大促销力度背后,在收获省钱快乐的同时,也难免有隐忧。据了解,现实中一些旅游卡和特惠门票等,有专门制定游玩时间,结果导致不少游客购买后临到使用时才发现“时间受限”。还有一些直播间推出的代金券、个别文旅经营商提出的退票抵扣比例等,很多人在购买时并不太在意,相关平台和经营对象也不愿意主动履行关键条款告知公开责任,结果临到头才发现背后让人窝火闹心的“额外条款”与“消费陷阱”,直接影响游玩质量。

    “囤旅游”还面临着另外一种情形的掣肘,那就是因为“囤”在出游前,而且大部分是时间、距离越长优惠越大,结果很多人盲目消费,而不考虑可能面临的诸多不稳定因素以及意外情形和纠纷处置后果等,导致很多“囤票”只是出于“便宜优惠”,而少有量力而行的消费理性。

    实事求是地说,“囤旅游”如果使用合理,对于文旅业和游客而言,都是一种相得益彰的利好。但关键是,“囤旅游”必须建立在理性消费和过硬的“囤权益”保障基础上,这就需要用科学的干预,给“囤旅游”背后的冲动消费“脱敏”。一方面,文旅、市场监管、公安、应急、税务、网信等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规范性监管制度,科学规范“囤旅游”市场。要结合“囤旅游”大多属于预付消费、依托平台推介、价格低廉但相关权责约束不足的特点,及时出台文旅预付消费管理办法,并建立科学的文旅预付消费纠纷调处、权益保护、要约条款、平台推介责任、消费时限提醒等“规范文本”,强化执法监督监管,加强对违规违法文旅生产经营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

    另一方面,要通过普及理性消费理念,为“囤旅游”背后盲目冲动消费行为“脱敏”。要通过“囤旅游”消费提醒、文旅产品消费警示、预付消费警示等,在推出“囤旅游”产品的同时,产品推出方履行提醒责任,教育引导消费者充分了解自身需求、科学选取合适品种、避免冲动消费蒙蔽双眼。文旅、宣传、网信等部门还要通过设立举报投诉电话、文旅服务咨询热线、预付式文旅消费预付款第三方监管等,在引导理性消费的同时,规范预付文旅市场经营行为,从根本上给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套上笼头”,“脱敏”其不理性和冲动成分,从源头上保证和还原“囤旅游”的美好初衷,真正实现“囤旅游”既惠及消费者又利于文旅市场健康发展的皆大欢喜的可期愿景。

 

当前:A3版(2024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