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三大缘起
◎ 单学亮 董海涛 徐俊丽 王玉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时代化,为我们提供了新时代党关于青年社会责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新时代党关于青年社会责任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加强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教育的根本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青年社会责任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但却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初步表述了劳动实践在人的自我产生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现代社会的命运“不取决于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而是取决于青年人崇高奔放的激情”,进一步表达了青年是革命事业中不可或缺的进步力量的观点,也点明了青年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无产阶级革命中,青年人无疑是主力军和关键力量,因而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青年在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在作职业选择时,不应只关注自身的物质追求,还应将自己置于社会的高度,把自身的职业发展同国家、人类命运的发展放在一起考虑。列宁强调“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革命斗争的结局是由青年人决定的,国家建设也要依靠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工作,始终把青年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依靠力量。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青年人是中国革命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为革命胜利贡献了青春与热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付出汗水与智慧。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的青年人更应当与时代同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中华优秀传统社会责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责任思想与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核心之一。从孔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都体现出先贤忧国忧民的责任思想和家国情怀。承担起国家、社会赋予的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精神信仰,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整体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社会责任思想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选择和言谈举止,是规范和指引中华儿女“修己济世”的思想宝库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既不能全盘引进和吸收西方的责任思想来取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也不能是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要不断地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蕴,为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文化成果。

    三、基于“两个大局”现实判断的科学谋划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面临着全球多元化思想的冲击、经济贸易的不断冲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青年人的思想与认知多样化、多变化,党的青年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从国内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还是文化方面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距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虽已位居世界第二,人均收入、科研投入也有大幅增长,但自主开发、创新仍然不足。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仍与强国有所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奋斗。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时代新征程,青年人应当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大发展相结合,看清方向、认清角色、把握时机,练就过硬的本领,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引导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磨砺意志、融入社会、努力学习、练就本事,将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发展。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作者单学亮系营口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作者董海涛系营口理工学院科技处副教授;作者徐俊丽系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作者王玉系营口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202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 (编号:L21BKS022)的研究成果]

 

当前:B2版(2024年03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