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幸福摆在“C位”
——北京市石景山区以人为本办好民生实事
◎ 王兴超

 

    改造母婴关爱室、设立智能书柜、提供“健身房+便民食堂”服务……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量化着北京市石景山区“置顶”民生关切的态度,彰显着石景山区回应民生关切的决心,也诠释着全区“以人为本”推进文明创建的情怀。

    心系百姓,脚踏实地,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把群众幸福摆在“C位”,石景山区一直奔跑在路上,有力且充满温度。

    给“37度的母爱”一个保鲜空间

    推开景阳商务楼宇工作站里的母婴关爱室,只见墙壁上张贴着关于婴儿护理、母婴喂养等知识,室内的沙发、冰箱、空调、保鲜柜、微波炉等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备了婴儿湿巾、除菌洗手液、防溢乳垫、护手霜等物品,给人一种安全、宁静、温馨的氛围感。

    “母婴关爱室让哺乳期的女职工有了泵奶、休息的场所,切实解决了‘背奶妈妈’的困扰和尴尬,也为妈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育婴心得、减轻心理压力、放松心情、调节情绪的空间,切实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一位妈妈高兴地说。

    前不久,“两新”组织妇委会在深入企业走访和座谈的过程中,了解到景阳商务楼宇很多职场妈妈目前都处于“背奶”一族。为切实做好女职工的关心关爱工作,在八角街道妇联组织的关怀下,“两新”组织妇委会从景阳商务楼宇工作站办公室开辟出一间屋子,改造成母婴关爱室。粉色的墙壁,温馨整洁而又私密的空间,给“37度的母爱”提供了一个保鲜空间。

    一间小小的母婴室,充分体现了石景山区对妇女儿童权益的重视,折射出全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楼宇职工的凝聚力,增强了女职工的幸福感,让她们感受到了“八角温度”。

   家门口享受幸福“食”光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石景山区鲁谷街道新华社社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工作目标,把为民办实事作为重点工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谋划、落实上狠抓到位,真正使居民受益得实惠。

    “便宜、卫生、合胃口!”这是近期社区内便民食堂里听到最多的居民反馈。据了解,新华社社区是集工作区和居民区为一体的综合型社区,小区内只有一家面向企业职工及家属开放的食堂,需凭工作证刷卡就餐,很多非职工家庭无法享受家门口的便利。

    一餐热饭,知冷暖,关民生。该食堂多年来一直靠企业补贴才得以维持企业职工的日常用餐需求,同时食堂运营年限已久,不少设施急需更新。如果能够促成食堂对外开放,不仅能极大程度解决辖区及周边高龄、独居老人及特殊群体的日常三餐需求,也能给予食堂运营方适当盈利。

    对此,社区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机制,多次与食堂运营方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商讨食堂面向居民开放的可执行性并提出方案建议。经协商,食堂由原来的“关起门模式”转变为面向居民“敞开”,还将陆续增加砂锅、烧烤、麻辣烫等餐品以迎合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口味的菜品,扩大食堂覆盖面积吸纳更多居民流量为食堂创收。

    如今,每到中午,伴随着阵阵饭菜香,不少居民接踵而至,在打餐窗口有序排队。食堂内干净、明亮,菜品摆放整齐。居民们吃着美味便捷的饭菜,享受幸福“食”光。

    “感谢社区帮忙协调,感谢新华社第二办公区的大力支持提供场地,让我们在闲暇之余有了锻炼身体的好去处。”近日,居民李叔叔特别开心,刚刚面向居民开放的新华社多功能厅为居民提供了种类丰富的健身方式,成为了辖区居民热门运动打卡地。据了解,由于社区建设年限久远,已有的健身场地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丰富的健身需求,进入冬季后情况更甚,为解决居民健身需求,方便居民锻炼,社区工作人员积极行动,通过勤走访、多沟通,寻找增加居民体育锻炼场地、器械最优解。最终,新华社第二办公区内的多功能厅进入了社区工作人员视线。

    此前,该多功能厅只有在召开会议和大型活动时才开启大门,由于使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浪费。对此,社区工作人员前期积极整合居民的意见和诉求,并通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与新华社多家单位共建机制,努力达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新华社多功能厅得以顺利改造,大厅内增加室内健身运动场地,增设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台球桌等,不仅扩大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覆盖面,更为构建家门口的“15分钟健身圈”打下坚实基础,也为社区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新格局提供了新的思路。

    就医护航专线温暖就医路

    “这条送医专线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年纪也大了,腿脚不利索,体力也跟不上,尤其是极端天气出门真是发怵,早高峰时段实在是不好打车。现在好了,上了车就等于到了医院,真是太方便了!”每周都要去医院的市民吴先生说道。

    今年1月,在了解到辖区特殊疾病患者存在冬季就医出行难的问题后,石景山区八角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疏堵结合,将解决居民就医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为辖区患特殊疾病老年人量身定制“就医护航暖冬专线”,每辆专车配备1名司机和1名跟车服务人员,方便辖区特殊疾病患者出行。

    家住体育场南路社区的步阿姨今年60多岁了,患肾衰竭多年且身体残疾,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透析治疗。由于平时儿女工作忙,日常都是她的老伴悉心照顾。由于体育场南路附近尚未开通直达医院的公交线路,每周到医院治疗要几经波折,交通安全和冬季出行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老两口。

    现如今,步阿姨只要提前跟送医工作人员沟通好上车和回家的时间,便可以在家门口直接上车。每次送医后,工作人员会实时等候,直到就医的居民完成治疗,再将他们送回家中。

    专车工作人员每天早上6点到岗,根据每名就医出行困难群众的居住地点、就医点位、出行时间、治疗时长等精准规划就医路线,全程提供上下车辅助、无障碍出行安全护送、亲情聊天等专属服务,让患病居民在寒冷冬季感受到温暖、便利和贴心。目前,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就医护航暖冬专线通过一周试运行后已经正式启动。专车每周服务6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服务不少于6小时,服务范围是石景山区内的大中小型医疗机构,服务人群重点是辖区内患特殊疾病存在就医出行难的群体。

    从收集整理居民意见建议,到详细规划就医护送线路,从乘坐专车就医群众的情况摸排,再到专车出行范围和跟车服务人员配备,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街道为民服务的情怀和温度。

 

当前:A3版(2024年04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