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鹏的诺言
◎ 本报记者 罗园

 

当地市民送来手写的感谢信。

鲁鹏带老人们去看灯会。

 

    4月8日早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敬老院里,几只燕子在活动室里轻盈地飞来飞去,燕巢里的雏鸟正等待着喂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十几位老人悠然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偶尔抬头看看飞过的燕子……一阵汽车引擎声从敬老院门口传来,老人们闻声向大门张望,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正从车上走下来。

    “肯定是鹏娃来了!”“早上有点凉哦,您穿少了点,别感冒了。”75岁的张长贵笑着走过去,鲁鹏用手捏了捏老人身上的衣服,提醒他添衣。双东镇敬老院院长李玉华在一旁笑道:“鲁队,老人们至今记得那场灯会,他们是真的喜欢。”

    老人口中的“鹏娃”叫鲁鹏,今年52岁,是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德阳)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他三十余年如一日,关爱孤寡老人,陪伴残障儿童,关心困难群众,用无私的爱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志愿者加入帮助困难群体的队伍……今年3月,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出炉,鲁鹏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52位老人的小愿望

    “这个灯好好看哦!”“我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灯。”3月2日晚,在德阳玄珠湖公园举行的第十五届德阳灯会现场,看着璀璨的灯组,52位平均年龄在75岁的老人像一个个好奇的孩子。

    人群中,身着红马甲的鲁鹏一边小心搀扶着双目失明的老人邱盛永,叮嘱他注意脚下安全,一边用心地描述着关于灯组的每一个细节。老人拄着拐杖,虽然看不见眼前的一切,但感受到现场热闹氛围的他,露出了开心又兴奋的笑容。

    原来,在今年春节前,鲁鹏在双东镇敬老院做志愿服务时了解到老人们想去看德阳灯会的愿望。为了满足老人们的愿望,并保证老人们的安全,鲁鹏便与灯会主办方联系,为老人们开辟绿色通道,让他们在赏灯游玩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多年前,在一次电力抢修中,鲁鹏偶然听说了这家农村敬老院,老人们大多没有儿女依靠,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生活很困难,他决定做点啥。第一次来到敬老院,鲁鹏发现老人们的房间里没有晾衣杆。离开敬老院后的第五天,李玉华就接到了鲁鹏打来的电话。“他说要来给老人们安晾衣杆,这是鲁队给敬老院做的第一件事,100个房间的晾衣杆,我完全没想过会这么快。”李玉华回忆道。

    看到敬老院的电视画面不清晰,鲁鹏又自掏腰包买了一个电视接收器送来。每到冬天,他还会带着志愿者为老人们送来棉衣、棉鞋和棉被。有一年,听说老人们从来没有过过生日,鲁鹏决定为老人们过一个集体生日。当天,他买来一个三层大蛋糕,老人们大开眼界,因为他们大多没有见过,更没吃过。

    2012年,为了改善敬老院环境,鲁鹏带着志愿者们种了48棵果树,打造了一片“爱心果园”。敬老院的院墙边、小山坡上,种满了枇杷、樱桃、李子等果树,都是老人们喜欢吃的水果。每年果子成熟的季节,老人们都不舍得吃,留着等鲁鹏来。几年前,了解到敬老院老人外出就诊不便,鲁鹏又多方联系,想办法在敬老院设立了“爱心医养服务站”,确保每周都有医务人员来这里坐诊,方便老人就医。

    平日里,一有时间,鲁鹏就来听老人们拉家常。付秀鹏老人在世时,最喜欢找鲁鹏聊天。老人说的是当地方言,加上没剩几颗牙说话含混不清,常常说半天,鲁鹏也没听懂一句。但鲁鹏不时开怀大笑,有时还鼓掌。“我努力当好听众,老人们感觉有人在倾听他,在关注他,就开心了。”鲁鹏对记者说。

    为困难者送去温暖与关爱

    2017年11月,一直忙忙碌碌的鲁鹏突然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那年10月,在巴中革命老区参与精准扶贫的鲁鹏被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险些丢了命。手术后,他从170多斤的壮汉瘦到不到110斤,几个月没有出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

    2018年3月5日,鲁鹏志愿者联盟的志愿者们照例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卧病在床的鲁鹏依然没有现身,老人们沮丧地问:“鲁队是不是不要我们了?”“鹏娃是不是升官调走了?”

    志愿者于心不忍讲出了实情,大家顿时紧张不已,马上要求李玉华给鲁鹏打电话。于是,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围着院长的手机,争着和鲁鹏说话:“我们都盼着你回来!”“好人有好报,早点好起来!”敬老院这头,老人们哭成一团;电话那头,虚弱的鲁鹏躺在病床上早已泣不成声。回忆到这里,李玉华和鲁鹏都红着眼眶哽咽了。

    作为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长,鲁鹏经常奔走在社区、学校、医院进行供电保障和线路抢修,他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困境,向困难者伸出援手,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他始终把受助者当成自己的亲人,用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家住德阳市中天新村小区的林菊红大娘今年88岁,家人已先后过世,是一位孤寡老人。多年前,在一次电力抢修中,鲁鹏认识了老人,在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后,鲁鹏便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照顾。他常常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交电费、为老人做饭,隔三岔五买些米、油、水果上门探望……每逢大年三十,鲁鹏和女儿小雅都要到老人家中,一起吃饺子、看春晚,常常是过了晚上11时才离开。这些年,这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时间一长,老人与鲁鹏的感情越来越深,她决定去世后把房子留给鲁鹏。鲁鹏婉言拒绝:“以后就让我照顾您,房子坚决不能要!”

    蒋婆婆是德阳西外街社区的一位空巢老人,每个月仅靠低保生活,生活十分艰难。鲁鹏得知后多次到家中探访,买来米、面、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看到蒋婆婆的家,鲁鹏心里发酸,自己掏钱给蒋婆婆买了一台26寸电视,又联系广电人员装上机顶盒。

    鲁鹏告诉记者,做好事是受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儿时父亲送过他一本《雷锋的故事》,他是哼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一代。此后参军入伍也是受到雷锋的影响。

    有光就有希望

    在鲁鹏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来自河南省郑州市橡树玫瑰城小区全体业主的感谢信和孩子们的手绘画作……这是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后,当地群众赠送给参与抢险救灾的鲁鹏和队友们的“礼物”。

    “这份工作给了我很多感动。”当时在郑州,洪水退去后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鲁鹏负责保电的小区居民掏出自家钥匙,交给他和同事,“居民说看我们忙了好几天,他们上班去了,让我们去家里洗个热水澡。”

    自31年前从部队转业成为一名电力工人起,鲁鹏便肩负起了电力故障抢修和重大应急保电的工作。这些年,“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8·8”九寨沟地震、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等抗灾一线,都少不了鲁鹏“逆行”的身影。面对地震、泥石流等灾害,他总是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为医院、学校、车站、指挥部等提供应急照明,为受灾群众提供温情服务……

    “每一次当我们为灾区群众点亮一盏盏灯时,我就觉得特别温暖。”鲁鹏说,“有光就有希望。”

    随着鲁鹏帮助的人越来越多,被带动的人也越来越多。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2016年8月,鲁鹏志愿者联盟成立,志愿者们走进偏远山村,与留守儿童、贫困老人结对子,帮他们解决困难……2022年4月,德阳市鲁鹏志愿服务总队成立,“鲁鹏”成为全市74万余名注册志愿者共同的名字,无数个“鲁鹏”活跃在大街小巷、城市乡村,践行着承诺,他们围绕科学普及、扶危助困等8个领域开展志愿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现在,鲁鹏成为了德阳市志愿服务的一张名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感动四川十大人物、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省首批岗位学雷锋标兵等多个荣誉。但于他而言,这些荣誉既是鞭策也是鼓励。

    “鲁队,给老人家带点我们自己种的红薯尝尝,甜得很!”“不了不了,你们留着吃。”临近中午,鲁鹏向敬老院的老人们道别后,坐上车准备赶回家看望生病的母亲。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李玉华已将一袋红薯塞进了后备厢。看到车窗外李玉华和老人们的笑脸,他想起儿时母亲的叮嘱,“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下去,你想好了吗?”“妈,帮助别人是利人利己的好事,我会坚持下去!”那年他郑重地回答。

 

当前:A1版(2024年04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