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滚烫初心织密动车安全网
——记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启义
◎ 本报记者 袁矛

 

工作中的杨启义(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多钻、多爬、多听、多看、多摸……要想快速准确排查故障就必须熟悉动车、熟知原理,没有别的捷径。”这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动车段职工教育科助理工程师杨启义多年故障排查和技术指导总结出的经验。杨启义是四川省蓬安县人,2014年入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辆段,2015年调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动车段,任职动车组地勤机械师,现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动车段代理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

    今年32岁的杨启义参加工作近10年,始终秉持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十年如一日为热爱的动车组检修事业挥洒青春热血,处置过动车组检修故障隐患百余起,用滚烫初心和精湛技术兑现动车组“零故障”出库的承诺,为铁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曾荣获“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尼红奖章”“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 “火车头奖章”等荣誉称号。202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菜鸟新人”到“动车医生”

    2014年,刚从学校毕业的杨启义进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学徒。初入职场,作为“菜鸟新人”的杨启义很快认识到自己在能力上的不足,特别是在故障判断处置能力上,和老师傅有着不小的差距。“刚开始的时候一旦遇到没有见过的故障就会手足无措,十分茫然,连简单的一个空开跳闸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排查。”杨启义回忆起自己青涩的“菜鸟”时期笑着说。为了笨鸟先飞,他暗暗下定决心,明确目标,每天勤学苦练。

    杨启义从学原理开始了他这个“菜鸟”的修行之路。学习原理时他发现电路图只有个粗略的大概,动车制动牵引的关键配线图完全是空白的,遇到故障要不就不知道在哪里,要不就只知道个大概区域判断不出准确位置,更谈不上解决处理故障了。

    为了弄清楚图纸上一些隐藏的电器元件、电源线路走向,杨启义采用了“最笨”也是最靠谱有效的方法,将配电柜中接触器、继电器、电路线路等逐一分解,拆一步拍一步画一步,手绘出关键配线图。

    为了深入了解配电柜的配线连接原理,他曾四次利用休息时间从成都前往江苏常州、山东青岛向厂家请教,“我就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接的,像继电器后的那几根线路到底怎么走的,用的几号线,只有将配线、布置都搞清楚了,才能懂得如何排查故障。”杨启义说。最后他对配电柜里的电路走向烂熟于心,并将原理做成视频课件,分享给大家。

    在精进原理知识的同时,杨启义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工作时间,他几乎时时刻刻都戴着安全帽,拿着摄像手电筒,弯腰躬身检查动车组零部件,一次又一次的检查让杨启义逐渐形成肌肉记忆,将“精”与“细”落实到动车组外观检查、部件拆装、功能试验的每一步。休息时间,他也时常翻看作业指导书,回忆老师傅的操作步骤,不断总结形成自己的故障处置技巧,稍有疑惑就立刻戴上安全帽、拿起纸和笔,回到检修库动手实践,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当时每天除了正常上班时间,下班后还到处去看别人拆装备、修设备,让自己尽快熟悉工作。”杨启义回忆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磨炼,杨启义迅速从“菜鸟新人”蜕变成为了能担当重任的“动车医生”,他先后发现动车组受电弓阻尼器失效、牵引无流、真空断路器不闭合等多起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故障隐患,并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消除,大大提高了动车检修效率,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检修技能护航动车组飞驰在广袤的大地上。

    创新路上的先锋者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中国青年的寄语深深影响着杨启义,在做好动车组检修工作之余,他也在思考着如何用创新提升动车组检修效率。

    2016年的成都动车段,动车组配属量正处于急速增长时期,动车段的检修任务也不断增加。这期间,杨启义发现一个检修周期内,经过相同的走行公里后,CRH380A型动车组只需要更换1-2个研磨子,而CRH2A型动车组研磨子更换量少则二三十个,多则五六十个。

    研磨子是一块约40毫米厚、形状似馒头的复合材料,装在动车车轮踏面清扫装置上,动车走行制动时压在车轮踏面上,起到清除尘埃、锈迹、油脂等附着物的作用。更换研磨子只能采用人工手动方式进行,且作业空间狭小、工序复杂,耗费动车组机械师大量精力。“一般按照两个人更换一组车算,更换30块大约需要半天时间,更换越多耗费的时间越长。”杨启义说。更换研磨子几乎成了CRH2A型动车组检修作业的“梗阻”环节,十分影响列车正常的检修安排。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百姓出行的畅通与安全,杨启义牵头启动《CRH2A统型动车组踏面清扫装置工作模式和压力变更》项目,开始了研发之路。

    经过观察,杨启义发现CRH2A型动车组研磨子因与车轮踏面摩擦时间过长、接触压力过大,导致高损耗。找到原因后,研究小组迅速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CRH2A型动车组电路、气路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通过加装延时继电器,将研磨子与车轮踏面的摩擦方式由持续性优化为间歇性,缩短摩擦总时间。同时,将研磨子与车轮踏面的接触压力由490±10千帕降低至300±10千帕,减小摩擦力度。

    最终,项目成功转化到生产中,使动车组研磨子磨耗速度降低约75%,全局原配属的71组CRH2A型动车组(统型)依此作出技术变更。不久后,杨启义又提出更改CRH6A-A型动车组研磨子和踏面的接触压力的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目前全路部分集团公司涉及的CRH2A(统型)、2E、2G车型结合动车组高级修进行了技术改造,每年节约材料成本约1000万元。

    此外,作为动车组闸片状态修专项课题项目的重要成员,2018年至2020年,杨启义和团队成员开展了共计600小时的现场数据采集及对比分析,对近300万条闸片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创造性地发明了闸片偏磨算法,成功实现了闸片自动检测数据对人工测量数据的全面替代。这一创新不仅极大提升了测量效率,还达到了“厚度利用率最大化、检修任务均衡化、闸片质量可控、物料采购有依据”等多重目标。在陆续开展的CRH3A、CRH380D、CRH380A型动车组闸片专项包作业中,年节约闸片成本支出费用在500万元以上,在集团公司推广运用。

    倾囊相授的匠心传承人

    如今,杨启义更多地担任起了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动车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成为成都动车段雷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第三代“掌门人”的他一直以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带领团队成员攻坚克难、勇攀技术高峰。

    杨启义连续多年担任成都局集团公司技能人才专项培训班教员。为了快速提升团队业务技能,他以身作则,带领大家背诵理论知识,练习动车检查步伐,熟悉电路图纸原件在动车组上具体位置。他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并细心地为每一位成员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按月、周、日、小时设定目标,将每节车、每个转向架、每个部件最优用时精确到秒;每天对照手绘图册和动车组上实际接线,攻克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故障点。在杨启义的努力下,他带领的团队取得了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动车组维修师竞赛“转向架制动试验及故障处理”单项第一名在内的多项好成绩。

    2021年,为了积累职工作业经验,提高故障处置能力,攻克 “故障仿真、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瓶颈,杨启义以动车组典型故障库为参考依据,辅以自己丰富的电路知识和故障处置经验,结合动车组故障分析报告格式、内容需求主导搭建出“380A动车组电气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具备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根据故障表象对故障点进行全面排查,生成分析报告,并给出初步处置建议。直观的电路得失电关系,便捷的故障仿真,为职工提供模拟各类电器故障的处置流程的平台,大幅降低学习成本,为组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队伍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持。

    “雷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第一代‘掌门人’雷立同志曾说过,‘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就要无缺陷’,这一句是我的工作理念,一直指引着我前行。”杨启义坚定地说。他始终保持“择一事、忠一事”的劲头,用勤劳和汗水诠释着责任和担当,以勤学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以传承聚合力,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描绘出亮丽的人生底色。

当前:1版(2024年04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