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的街头小品、现代感十足的街景设计、整齐划一的居民住宅楼……日前,首都文明办2024北京创城精品线路媒体探访团走进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中粮祥云社区,随处都能感受到社区持续升腾着的烟火气。这烟火气的背后,折射出空港街道中粮祥云社区探索“社区+商圈”融合新模式的活力与潜力,为基层治理持续向好注入动力。
住户和商户“零距离”
居民和时尚商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商户与居民包容共生,共建共享幸福生活。中粮祥云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商居融合社区,社区中有住户2200余户,4900余人长期居住在社区,而社区内的商户达到了400余户,这些商户涵盖了国际零售、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儿童益智及创新体验等多个领域,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
从2013年开始,空港街道中粮祥云社区经过更新建设,逐渐成为一个集工作、休闲、购物、餐饮等于一体的全天候开放式生活场域。如今,走在中粮祥云社区,各种时尚的街头小品、微景观随处可见。商户、写字楼林立,时尚的橱窗、现代感十足的街景设计,处处透着商业小镇的活力;高档联排别墅、空中观景公寓、精品住宅和政府保障性住房等居民住宅区散落在小镇中,形成了独特的社区+商圈的融合共生模式。
空港街道中粮祥云社区服务站副站长杜岩说,社区在改造之前,并非像现在这样和谐共存。头些年,因为社区复杂多元的结构以及商户和居民的不同诉求,时常会因为商户倾倒垃圾,灯光、噪声扰民,骑手乱停车等因素产生摩擦。为破解这些矛盾,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社区努力推动“商居融合”,制定商居公约,增进了解、化解矛盾,让不同小区、不同行业的人成为了好邻居。
“我们还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家对社区更有归属感。”杜岩说,商圈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也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品质和吸引力。结合城市更新,社区还积极打造友好社区、友好商圈,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把社区建设成为美好家园。
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不打烊
住户和商户“零距离”在一起,如何实现共融发展呢?中粮祥云社区在城市更新中从商家和居民的服务入手,通过建立全新空间、建立居民志愿服务队等方式,为他们建立起温暖的连接。
今年11月,中粮祥云社区在北区利用8号写字楼一层通道空间,打造了24小时智能化空港祥云工会驿站,该驿站以橘黄色和原木色为主色,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据介绍,这个空间可以为附近的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热水、手机充电、休息、热饭等服务。从雨衣雨伞、针线包、医药箱到饮水机、微波炉,快递小哥走进驿站可以得到帮助,也能歇脚、充电。空港祥云工会驿站是北京首家暖心驿站与心灵驿站相结合的工会驿站,这里有减压包和音乐播放设施,小镇的爱心商户还提供了免费的糖果等小零食。“除了提供暖心服务,我们也招募小哥成为社区志愿者。通过‘小哥志愿服务之星’评选,鼓励他们踊跃参与社区治理。”杜岩说,“E积分”系统会定期发布一些和社区治理有关的志愿服务任务,如交通安全引导等,快递员参与进来可以获得积分。一定的积分可以去友好商户兑换相应的服务或者商品。
“没事儿的时候在这里休息一会儿,感觉各项服务都挺不错的。这里还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过生日的场所和蛋糕,挺暖心的。”快递小哥王旭经常来这里歇脚,感觉这里就像第二个家。
“善行印记·共筑美好”公益项目定格美好
共建共融是社区在城市更新中坚持的方向。今年10月,社区联合小镇的北京照相馆启动了“善行印记·共筑美好”公益项目,给为社区作出贡献的榜样人物等免费拍摄形象照。
11月22日上午,林萍走进北京照相馆,专业摄影师为她拍下一张美美的形象照。“没想到做的一点小事儿能得到邻居们的认可,还可以来免费拍照!我今后一定会和大家多互动,教大家做更多的美食。”林萍说。
美食顾问林萍是一名社区居民,热爱公益事业的她利用职业特长,在居委会的组织下不定期教社区居民制作面食,是社区评出的“好人”之一。“教大家做面食,希望带动大家丰富自己的生活。这种活动,也能够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林萍说。
“留影定格的是瞬间、是美好、是记忆,作为中粮祥云社区的商户,我们一直都和居民有着良好的互动,能够免费为社区好人、榜样人物留影,我们感到特别荣幸。”北京照相馆顺义店店长尹晓晨介绍,拍摄对象主要是社区“好人”。今年10月以来,照相馆已经为8位榜样居民拍摄了形象照。
中粮祥云社区还结合社区特色创建了“红色祥云添e赋能”党建品牌,深入挖掘商圈资源,打造了祥云小镇党群云空间等服务阵地。以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为抓手,不断提升辖区环境,引导商户规范经营、诚信经营,搭建了商居共建、共治、共商平台,化解了商居矛盾,促进了商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