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个规范化水生生物放流平台启用

 

    本报讯(杜莹 周威)近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江边路的下关滨江水生生物放流平台正式启用,这是南京首个专业化、规范化的水生生物放流平台,是南京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举措。

    增殖放流,即以人工方式向自然水域投放水生生物,以促进水生生物种群资源恢复,改善水生态环境。然而,若缺乏科学的指导和规范,盲目放生可能不慎引入外来物种造成生物入侵,未经检疫检验的水生生物也可能会造成疫病传播和水体污染,导致善行变恶举。

    为进一步规范社会放流活动,强化社会公众对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南京依托现有的长江增殖放流站和宁滨指景趸3号(揽江台)建设了下关滨江水生生物放流平台,经过全面检测和维修改造,增设增殖放流专用设施,确保安全规范使用。

    “这个平台建成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协会在水生生物保护方面的专业优势,为社会各界提供规范、科学的增殖放流服务。平台将在每周三、周六、周日开放,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服务。我们将根据不同季节,科学选择适合放流的鱼类品种,确保放流效果。”平台运营方——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介绍,同时这里也将成为一个生动的科普教育基地,协会将通过展板、讲解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长江生态和水生生物保护知识,引导大家用科学的方式参与保护。

 

当前:2版(2025年0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