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诚信与大爱做好一碗面
——记“中国好人”龚洪明
◎ 本报记者 朱乔明

 

    他在创业之初就立志为民做实事,6年来坚持以3元低价为老年群体提供重庆小面、豆花饭等餐食,惠及周边超30万人次;他成功后不忘初心,用一场场公益培训带领学员传承“做面如做人”的精神,带动超过3万人诚信经营。他叫龚洪明,是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食堂创办人,他用诚信和大爱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温暖和关爱。1月15日,龚洪明荣登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做招商、做营销、做策划、做餐饮……龚洪明笑称自己是个行动派,只要心里定了想法,就会努力付诸行动,而且不管做什么,他都把“诚实经营、守信服务”作为立身立业之本。2015年,龚洪明拜重庆面点泰斗董渝生为师,凭借着一股韧性在灶火与沸汤中不断探索,从做好一碗面起步创业,短短一年时间,他的面馆便声名远扬,生意日益红火。

    2018年7月,从新闻中了解到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后,龚洪明决心为身边的老年群体“做点事情”。从那时起,无论原材料的价格如何波动,他始终以每碗3元的低价,为老年群体提供重庆小面、豆花饭等餐食,一坚持便是6年多。2021年12月,龚洪明将面馆迁址到桥北社区,正式挂牌营业社区食堂。在继续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失独人群、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低价餐食的同时,龚洪明还为超6000名社区群众累计免去逾30万元的会员费用,他的善举有效缓解了老年群体、困难群体“吃饭难”问题。为了让社区居民更有归属感,在华新街街道办的支持下,龚洪明还组织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孤寡、独居、高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并主动联合周边商家引入农产品、康养、维修、超市等便民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桥北社区食堂不仅菜品丰富、干净卫生,而且价格亲民、收费低廉。”附近居民对社区食堂的优质服务纷纷点赞。
    2022年8月,重庆北碚缙云山突发山火,多方力量驰援救灾,龚洪明也以自己的方式为救灾出力:凡是参加扑救山火的志愿者,来店吃面全部免费。后来,为了让大家记住救火英雄的大无畏精神,龚洪明给面取名为“大碗英雄面”,之后的每年8月25日,当年参与救火的志愿者来店里吃面都可以免费。对于龚洪明来说,这是一份承诺,也是一份约定。“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是他身上展现出的可贵精神,他的诚信品质和爱心善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桥北社区食堂获评“重庆市优质社区老年食堂”等荣誉,他个人也先后获得“最美志愿者”“重庆好人”等荣誉。

    无论是原材料采购、菜品质量、食品卫生,还是服务的周到程度,龚洪明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诚信经营的理念。为了更好地回馈社会,龚洪明探索“社区食堂+”的模式,勇担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公益培训,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借助网络平台开设线上公益直播课程,并在线下举办公益培训班,公开化、全面化地传授重庆小面制作技艺。

    龚洪明告诉记者,“重庆小面技术开源计划”是目前他和团队正在推广的一项公益培训项目,春节后已经开展了三期,学员反馈良好。“教得非常细致,每个细节老师都认真指导”“谢谢老师,让我学到了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技术”……培训结束后的一条条学员留言饱含真挚的感谢,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截至目前,龚洪明在线上线下已累计培训1万余人,帮助超3万人成功就业、创业,众多创业者凭借所学开设店铺,不仅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

    龚洪明介绍,在参加培训之前,每一名学员都要签署一份承诺书,“诚信经营,不得做违法、违背良心的事情”等要求在承诺书中一一列出。在他眼中,学员们来找他不仅要学技术,更要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做餐饮,要讲良心,诚实守信,真材实料”——师父的这句话龚洪明铭记于心,并身体力行地向学员们传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大家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必要性。”在龚洪明看来,诚实守信不是标语,也不是口号,而是日日年年的坚持。

    “做面如做人”,是龚洪明最常说的话,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秉持诚信和大爱的理念不断前行,用自己的经验与故事激励更多人勇敢坚定地追求梦想,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1版(2025年02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