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委文明办紧紧围绕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重点任务,以主流价值构建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养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2024年,培育推荐获得省级道德模范1人、“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候选人2人。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广挖掘
为确保有充足的道德典范培育人选,龙海区委文明办围绕寻找“身边的感动”典型线索,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引入考评机制,将推荐选树道德典范的材料报送情况,纳入区委、区政府年度绩效管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绩效考评的一项主要内容,并逐年加大分值权重。发挥机制的杠杆作用,带动基层广泛开展“老有所为”“孝子、孝媳、慈善之星”“好丈夫”“最美人物”“感动人物”等选树工作,为储备丰富的“好人”典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渠道寻找典型。当基层报送的典型数量较少,或某一类型的人选欠缺时,龙海区委文明办主动通过横向寻访相关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多种渠道,深入挖掘典型线索,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地进行挖掘,抓住线索人物的闪光点,从而形成典型事例。
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巧撰写
典型线索寻找到并确认作为典型案例后,龙海区委文明办第一时间实地走访当事人,对当事人的典型事迹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草拟推荐材料积累相应的基础素材。坚持“要使他人感动,就先感动自己”的指导思想,对拟推荐参评各类道德典范的事迹材料,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做到精雕细琢、精心打磨,努力使每篇推荐材料立意突出、精彩动人、内涵深刻,使事例“活”起来,让典型人物形象树立起来。
比如,在推荐蔡炫达参评“2024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时,龙海区委文明办大量收集蔡炫达参与灾害救援的新闻报道;实地走访看望蔡炫达本人,面对面获取相关信息,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在做好前两步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见义勇为”“00后新时代青年”“退役军人”“军人世家”等撰写典型材料。在漳州市委文明办的指导下,材料几易其稿,注重突出见义勇为事中事后的心理活动,体现他的义无反顾和事后的后怕与不后悔,体现他作为一位年仅23岁的青年人、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多措并举,大力宣传氛围浓
龙海区委文明办努力营造宣传道德典范、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抓好媒体宣传,在龙海电视台和龙海政府官网常态化开辟《好人风采》专栏,在《龙海区市民文明手册》设置专题页面,广泛宣传道德典范先进事迹。
抓好场地布置宣传,建设“最美龙江人展示馆”,在龙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辟场地,在文化馆所、未成年人课外教育基地、公园、绿地、码头等人流密集地布置道德典范宣传栏等进行宣传。
开展文艺宣传,组织文艺工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创作,如散文、诗歌等讴歌本区道德典范的感人事迹,用芗剧表演唱形式展现他们的光辉形象。组织道德典范巡讲活动,每年组织5—10场道德典范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活动,进行巡回宣讲。
见行见效,做实礼遇帮扶工作
落实走访制度,龙海区委文明办定期组织人员走访本区道德典范,掌握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为有困难的道德典范排忧解困。在开展重大节日活动时,广泛邀请道德典范参与。如2024年在开展“三正”活动期间,积极邀请道德典范到场参加,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每年春节前组织开展困难道德典范慰问活动,送上慰问金,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对道德典范帮扶济困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