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公务车贴” 岂能成生意

 

    日前,一名私家车主在宁波一加油站排队洗车时,遇到一辆贴着“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标识的“鄂”牌轿车强行配合另一辆车加塞儿,引起现场排队的其他车主不满,双方发生冲突。经相关部门核查,涉事车辆实为私家车,公务车标系车主擅自在电商平台购买后粘贴。

    编辑点评:公务用车姓“公”,根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务用车是党政机关配备的用于定向保障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严禁公车私用,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和其他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公务用车应当统一标识,“公务用车”标识只能由职能部门印制发放。可见,公务用车及其“公务车贴”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不容假冒,不能私贴。

    而上述事件中的假冒“公务用车”,不仅插队加塞,无视公共规则与秩序,还挑衅公车管理制度,扰乱公车管理秩序,妨碍公众对公务用车的正常监督,消解公务用车的严肃性,损害了党政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对如此行为,每查获一起,不仅要批评教育、责令恢复原状,还要追究相关车主的假冒责任,以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据媒体调查,电商平台有大量假“公务车贴”出售,还可定制监督电话。对这一网购生意,相关部门应予以清理整顿,对生产、售卖假车贴的商家依法惩处,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压实平台的把关责任,通过大数据、智能识别技术,及时识别、下架假“公务车贴”之类的商品。

 

当前:1版(2025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