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金字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聚焦时代脉搏,聚力中心工作,聚势群众需求,努力让文明实践“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从“标准”维度发力 搭好制度“架子”
健全党建引领机制,让文明实践更有力。将文明实践创建工作融入党建工作格局,作为全镇、村(社区)书记“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力抓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领导,强化举措,高质量推进。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让文明实践更有为。不断完善文明实践组织架构,成立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镇、村(社区)、村组(楼栋)的网格党组织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指导1个文明实践所、7个文明实践站开展各项活动。
健全融合推进机制,让文明实践更有形。积极探索文明实践与理论宣讲、基层治理融合新模式,打造“1+7”“同心圆”工作新路子,传承“徽文化”,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头雁”效应,其他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稳步跟进。
从“场景”维度发力
布好阵地“棋子”
建好主阵地,“固根”文明实践基础。通过“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人员队伍、特色项目、服务品牌”“五位一体”工作模式,推动“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五大功能室各类阵地从夯实基础向提档升级迈进,从外聚人气向内聚人心迈进。
创新“阵地+”“强枝”文明实践场所。依托原有资源,让阵地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按照“理论宣讲室+农村书屋+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一站多点阵地建设体系,开展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科普教育等各类活动125场次,以丰盛的文明实践活动大餐让群众尽享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打造微平台,“增叶”文明实践活动。积极鼓励线上和线下同频共振,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涵和形式,通过“美丽金字牌”微信公众号、“祁小金”视频号等,围绕党的理论、乡村振兴等,宣传文明实践特色经验13篇次,全力以赴讲好金字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故事。
从“品牌”维度发力
走好服务“路子”
优化队伍,实现服务力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立足聚焦重点、结构多元、数量充足的目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优化调整文明实践队伍,建立以党员干部为骨干、以群众志愿者为主体的“1+7+N”镇村(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队,结合“在村三天工作法”专项行动开展文明创建、民生宣传、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金陶社区“红窗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省级媒体关注,并荣获黄山市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赛决赛优秀奖。
网格联动,实现服务群众由单干向协同转变。通过整合社区、村居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网格员+群众”的网格服务链条,在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有“准度、广度、温度”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为抓手,通过网格下沉力量,及时了解居民的所需所盼,精准对接微心愿、有的放矢开展活动,有效解决群众需求300余个。
塑造品牌,实现服务方式由短期向长期转变。打造“祁小金”青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品牌,围绕优秀青年突击队创建、“青年榜样”选树宣传活动,深入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开展乡村振兴、植树造林、“扫黄打非”、民生工程、宪法普法、陶瓷研学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3次,组织青年志愿者慰问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共计30户,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