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泡菜坛子
◎ 吴昆

 

    老屋的角落里,那只青灰色的泡菜坛子依旧静静地立着。坛身布满细密的裂纹,像极了外婆布满皱纹的脸。记得小时候,我总爱趴在坛子边,看外婆腌制泡菜。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盐水和蔬菜间翻飞,仿佛在弹奏一首无声的乐曲。

    外婆的泡菜坛子是个神奇的存在。春天,嫩绿的萝卜缨子在水里舒展;夏天,翠绿的豇豆像一串串翡翠;秋天,金黄的萝卜块沉在坛底。冬天,雪白的白菜帮子浮在水面。坛子里的风景似乎也在随着四季轮回。我最爱外婆掀开坛盖的瞬间,那股扑面而来的酸香,带着岁月的醇厚。

    记得那年我发高烧,什么都吃不下,躺在竹椅上看外婆佝偻着背在厨房里忙碌。外婆从坛子里捞出一块泡萝卜,切成薄如蝉翼的片,撒上几粒白糖,入口酸甜适中,竟让我有了食欲。外婆就坐在床边,一边给我打扇子,一边轻声哼着老家的歌谣。

    外婆常说,照顾泡菜坛子要像经营一个家一样用心。每隔几天,她都要仔细检查坛子里的水是否清澈,蔬菜是否腌得恰到好处。她会根据季节调整盐的用量,夏天稍咸,冬天略淡。这些经验,都是几十年摸索出来的。有时我会想,外婆对泡菜坛子的呵护,何尝不是对家人的关爱?

    多年后,外婆走了。整理遗物时发现一个小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一张张纸条,上面记录着泡菜的配方:“立春后三日,萝卜要切薄片”“夏至前后,豇豆需晾半干”“小雪时节,白菜帮子最脆”……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画都透着认真。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仿佛看见外婆戴着老花镜,在昏黄的灯光下,一笔一画地记下这些心得。

    我照着外婆的配方,自己腌了一坛子泡菜,味道依旧酸甜可口,可我知道,有些味道,终究是找不回来了。就像外婆的笑容,永远定格在了记忆里。但每当我站在坛子前,仿佛又能听见她的声音:“慢些放盐,要一层层撒匀……”那些平淡日子里的温暖,那些细微处的关爱,都随着这只泡菜坛子,永远地留在了我的生命里。

 

当前:B3版(2025年03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