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新余,文明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2024年,江西省新余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构建“全域共建、全民参与、全程贯通”的文明创建体系,书写了独具新余特色的文明篇章。
/ 立根铸魂 /
文明培育深耕“精神沃土”
在新余,好人好事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渝水区城南街道的“中国好人”董小兰,四十余年如一日照顾瘫痪邻居,她的感人故事,不仅温暖了邻居一家,也感动了整个社区,赢得了群众赞誉。这不仅是董小兰个人品德的彰显,更是新余市创新“好人发现—培育—宣传—礼遇”全链条机制的生动实践。一年来,新余市涌现出“中国好人”3名、“江西好人”11名,1人候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校园里,文明培育同样硕果累累。分宜二小将《天工开物》中的工匠精神融入德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余三中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系列活动,掀起文明素养培育热潮。这些创新举措,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内绚丽绽放。
/ 守正创新 /
文明实践织就“惠民网络”
新余市在文明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实践形式,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惠民网络”。2024年,新余市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640多家,全年开展活动4000多场,惠及70多万人次。
此外,新余市还组建了由“敲门嫂”、“老兵宣讲团”、退休干部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网格化走访,摸排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分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众厅说理”模式,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63起,成为全省五星级实践中心。
/ 精耕细作 /
文明创建淬炼“品质之城”
文明创建是新余市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2024年,新余市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拆除违建22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6万个,改造提升主次干道26条,建成“完整社区”5个,400余个居民小区建成集中晾晒区,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新余市创新推出“无感测评”机制,开发“随手拍”数字监管平台,实现对市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问题的快速整改。同时,高标准打造38类示范点位,通过示范引领提升全域创建水平。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更让市民在创建过程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破立并举 /
文明新风滋养“城乡肌理”
移风易俗是新余市文明新风建设的重要内容。2024年,新余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建立红白理事会1100个,修订村规民约1.4万份,开展道德评议1600余次……这些举措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七夕之夜,仙女湖举办集体婚礼,32对新人宣读《婚事新办倡议书》,“零彩礼”成为最美誓言。在水北镇,百年祠堂变身“文化礼堂”,每月举办“道德讲堂”,传递正能量。在良山镇,“道德积分”引导村民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开展,更让文明新风滋养了城乡肌理。
/ 数字赋能 /
网络文明构建“清朗空间”
2024年,新余市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网络文明建设,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新余市文明办打造“一网三号”(新余文明网及文明新余微信公众号、微博号、视频号)传播矩阵,实现线上线下活动无缝衔接;开展网络直播、云上道德讲堂等活动,拓宽传播边界;依托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实时巡查属地网络平台(账号),组建“网评员”队伍开展辟谣行动,有效维护了网络空间秩序和安全。
同时,新余市大力推广“文明实践积分平台”,市民通过“随手拍”曝光不文明行为获积分奖励,形成“人人监督、人人受益”的治理格局。
回望2024年,新余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站在新起点上,新余市将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不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之花在渝钤大地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