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哪吒2》的热潮席卷全国,四川江油乾元山的村民发现,家门口的哪吒庙前突然排起了长队。这个春天,“跟着电影去旅行”成为新时尚,电影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在书写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电影作品为旅游目的地注入了文化灵魂。从《哪吒2》带火的四川旅游线路,到《封神2》激活的殷商文化体验,电影作品以其强大的叙事能力,将静态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文化符号。宜宾翠屏山、江油乾元山等景点,因电影而焕发新生,游客量激增,展现出电影赋能文旅的惊人效应。
一方面,文旅产业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三星堆的青铜结界兽在《哪吒》两部电影中焕发新生,苏州园林因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上映而更具魅力……这种双向赋能,不仅丰富了电影创作素材,更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产业融合催生了消费新场景。哈尔滨极地公园等与热映电影联动,推出凭票根享优惠活动,单日客流增长51%。
一句话,“电影+旅游”这种创新模式,为文旅消费开辟了新路径,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从简单的景点观光到沉浸式文化体验,电影与文旅融合推动了旅游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跟着电影去旅行”引发文旅热潮,但随着电影热度的降低,文旅热度也可能会下降。为避免这股热度成为一阵风,地方政府、文旅部门以及相关的文旅企业要积极进取,把“流量”变成“留量”。首先,各地要尽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最好形成当地自有的IP;其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面对激增的游客流量,地方政府需提前规划,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提升接待能力;再次,要提升服务质量。培训专业讲解人员,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最后,打造长效发展机制。避免“一阵风”式发展,建立影视文旅融合的长效机制,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电影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创新之举。地方政府应当把握机遇,未雨绸缪,让这场银幕与现实的美丽邂逅,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