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根据国家部署,建立实施生育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生育家庭发放生育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结婚消费券、托育券,开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
对于生育补贴,大家已经十分熟悉。而发放结婚消费券算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当前人口形势与消费环境下,发放结婚消费券,既瞄准了提振消费的经济目标,又着眼于鼓励适龄婚育的社会议题,可谓“一石二鸟”。
一场婚礼,从婚纱摄影、婚宴酒席,到婚庆策划、蜜月旅行,再到购置婚房及安家所需的家居家电等,形成一条长长的消费链条。浙江鼓励发放结婚消费券,有望激活这一“甜蜜经济”。同时,消费券作为一种杠杆,能够撬动更多的消费意愿,促使原本有结婚计划的新人增加消费投入,也可能让部分处于观望状态的情侣走进婚姻殿堂,进而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在人口结构深度调整的当下,婚育率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质量。社会层面,高成本的婚姻、快节奏的生活、个人观念的转变等因素,让部分年轻人对结婚望而却步。浙江发放结婚消费券,是降低结婚成本的尝试,向适龄青年传递出鼓励结婚的积极信号。通过实实在在的经济补贴,减轻新人在结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对婚姻经济负担的焦虑,从物质层面为婚姻“减负”,有助于构建更有利于婚育的社会环境。
从政策导向角度分析,发放结婚消费券体现了政府精准施策的智慧。过去,一些消费刺激政策往往是“大水漫灌”式的,缺乏对特定群体的针对性。而此次聚焦新婚人群,鼓励发放结婚消费券,是政府基于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而实施的“精准滴灌”策略。通过这种方式,政府能够更有效地将资源投向最需要支持的群体,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自主发放消费券,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文化特色和消费市场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发放方案,使政策更好地贴合当地实际。
浙江鼓励发放结婚消费券,是一次具有创新意义的政策探索。它为提振消费、鼓励婚育提供了新思路。当然,部分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是因为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不是单纯的经济压力所致。比如,现在一些人更倾向于追求个人自由,而不是被婚姻束缚。这种观念的转变,不是靠发放结婚消费券就能逆转的,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纠偏。
此外,如何确保结婚消费券公平公正地分配给真正需要帮助的新婚夫妇,如何防止可能出现的滥用现象以及如何有效监督,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因此,结婚消费券的发放需要民政、财政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制定严格细致的操作流程,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以保障政策顺利实施,确保好政策能够落到实处,让新婚夫妇真正享受到政策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