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等
◎ 聂熙恩

 

    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家里最忙碌的那个人。每天天还没亮,他就出门工作,直到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但无论多晚,只要我还没睡,他总会来到我的房间,摸摸我的头,给我讲一个简短的睡前故事。那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晚上和父亲相处的这一小段时光。

    有一次学校组织亲子运动会,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接力赛跑。我兴奋地报了名,满心期待着父亲能陪我一起。比赛那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在操场上焦急地等待着父亲。看着其他同学和家长已经开始热身,我的心里越来越着急。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父亲却还没有出现。就在我快要失望的时候,父亲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他的头发有些凌乱,衣服上还沾着灰尘,显然是刚从工作的地方赶过来。他看着我,眼中满是歉意,说:“儿子,对不起,爸爸来晚了。”我虽然心里有些委屈,但看到父亲疲惫的样子,还是原谅了他。在比赛中,我和父亲配合默契,虽然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我们都很开心。那一刻,我明白了父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他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在尽力抽出时间陪伴我,只是有时候会有些力不从心,我应该等一等他。

    随着我逐渐长大,父亲也慢慢变老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精力充沛,动作也变得迟缓起来。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出去爬山。刚开始,我精力充沛,脚步轻快,很快就把父亲甩在了后面。我在前面一边走一边拍照,等我想和父亲分享美景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不见了踪影。我赶紧往回走,在一个山坳处找到了父亲。他正坐在一块石头上,大口喘着粗气,额头上满是汗珠。看到我,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人老了,爬不动了,你走那么快,我都跟不上了。”看着父亲疲惫的样子,我心里一阵发酸。小时候,父亲总是走在我前面,带着我探索世界;如今,他却落在了我的后面。我在他身边坐下,说:“爸,不着急,我们休息一会儿再走。”休息好后,我放慢了脚步,和父亲并肩而行,一路上给他介绍我看到的风景,听他讲他年轻时爬山的趣事。

    如今,父亲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大不如前。有一次,我给他买了一部新手机,想教他使用微信视频通话,这样我们即使不在身边也能随时见面。我耐心地给他讲解,可他总是记不住步骤。我有些着急,语气也变得生硬起来。父亲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小声说:“我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你别着急,再教教我。”听到父亲的话,我突然想起小时候他教我骑自行车的场景,无论我摔倒多少次,他总是耐心地鼓励我,从不曾对我发脾气。而现在,我却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他失去耐心。我调整好情绪,重新开始教父亲,一步一步,不厌其烦。终于,父亲学会了视频通话。当他第一次和远在外地的亲戚接通视频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亲情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在不断成长,而父母却在慢慢变老。小时候,他们等我们学会走路、学会说话;长大后,我们也应该等一等他们,等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等他们适应生活的变化。等一等,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包容,更是一种爱的体现。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用爱去陪伴父母走过人生的每一段路,就像他们曾经陪伴我们一样。因为,亲情的温暖,就藏在这一次次的等待之中。

 

当前:B3版(2025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