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澎湃浪潮中,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成达万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这里,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成达万高速铁路项目正稳步推进,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将思想铸魂与技能强基深度融合,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的精神与技术高地。32.589公里的线路上,活跃着来自全国15省市的农民工,每年约3000人在此就业。项目部始终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红色引擎”凝聚思想共识、“家文化”涵养人文情怀,推动农民工向高素质建筑产业工人转型,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精神动能。
近年来,项目工会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探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聚焦突出问题,逐步形成的“实名制管理、站家式服务、人性化关怀”模式。
红色引擎,点燃匠心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咱们高铁建设就是交通强国的重要一环!”在“围炉课堂”上,宣讲员慷慨激昂地为工人们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
项目始终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让思想政治教育进一线、到班组。“围炉课堂”和“小板凳”宣讲队等创新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送到工地最前沿。累计18期的宣讲与展播,吸引了超3400人次建设工人参与,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信念在工人们心中深深扎根.通过党建与精神文明共建,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纳入思想教育体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
一站多用,搭建成长阶梯
“以前想系统学习技能没渠道,现在项目上不仅有培训室,还有专家讲课,让我学到了不少真本事。”一名农民工兄弟感慨道。
培训模式上,“职工周讲堂、班组小课堂、工友大学堂”的“三堂促学”模式,实现了全员参与式培训。师资队伍方面,项目整合高校、企业资源,聘请公司内部专家,并联合西南交大等院校、行业机构建立专家库,打造了一支全专业化讲师队伍。目前,已开展70余期培训课程,2100余人次从中受益。
技能比武,锻造多元人才
“各就各位,预备,开始!”随着一声令下,钢筋工技能竞赛现场,选手们迅速投入紧张的操作中。
每年,项目都会选派相关工种技能工人参加外部各级施工技能竞赛,屡获佳绩。同时,依托技能比赛,创新实施“5+2”(技能人才5级+高技能人才2级)的农民工技能等级认定模式,更全面地评估和认定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在施工淡季,项目还会组织职工开展技能竞赛和培训,营造出浓厚的学技练技竞技氛围,有力推动了项目高质量建设,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10%以上增长,产值完成率达100%,40个关键节点顺利完成。以竞赛文化培育争先创优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推动劳动精神与技能传承深度融合。
温馨小镇,营造家的氛围
走进项目的“乐业安居”建设者小镇,超市、医务室、理发室一应俱全,图书室里工人们在安静阅读,健身区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项目按照“四有”标准,积极推进建设者小镇、工会工作站、综合服务大厅建设。以“家文化”为载体,深化人文关怀,构建物质与精神双重保障的工人幸福家园。联合属地部门建立的3060平方米综合性建设者小镇,集劳务出入场管理、工人权益保障、生活互助服务、心理疏导减压、学习培训、身体健康检查等功能于一体,已为2000余人次工友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保障。
“家”文化融入工人生活区建设和管理,试点建造的“建设者小镇”,打造出干净、整洁、花园式、家庭式的生活环境。夫妻房的设置,让农民工夫妻有了团聚的温馨空间。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成达万高速铁路项目始终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以党建引领凝聚精神力量,以“站家式服务”夯实技能根基,实现了产业工人队伍从“技能提升”到“精神铸魂”的跨越。项目通过培育“劳动光荣、匠心报国”的核心价值观,打造了一支有理想、有技术、有担当的新时代建设铁军,为高铁建设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