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搬新居,第一次洗床单被子时,我站在狭小的阳台上发愁。方寸之地,如何让床单、被套各占一领地,充分展开,接受阳光的爱抚和风儿的缱绻?
我想象着将床单被子从洗衣机中取出,潮湿而软塌塌的一团,我不得不耐心地将它们数次对折,变成一个憋屈的长方形,垂挂在衣架上,阳光和风只在极短的时间光顾它们的一个面。也许是三天,也许是一周,它们才一点点褪去折叠中的湿气,却依然潮潮的。铺在床上,没有阳光的味道,也没有风儿携带的清香,裹着这样的被子入睡,如何做香甜的梦?
爱人说,咱们去天台看看吧,说不定有晾晒的地方。
坐电梯到33层,左行穿过廊道,转角处走十来级步梯,便到了天台。
天台的阳光很热烈,风也很野性。更重要的是天台的空间比哪家的阳台都宽敞开放,能够全方位地接受阳光和风的爱抚。我的心禁不住欢呼起来:不知谁家早已拴好了晾衣绳!
我再也不用担心清洗的衣物无处晾晒了。我再也不用为盖不上阳光味道的棉被发愁了。
逢久雨初霁,业主微信群格外热闹。张三问,“你们今天有谁准备洗衣服吗?我准备把家中的床上用品全部换下来洗了。”李四回答,“今天天气好,我也准备洗。”王二发出一个信息,“那我过几天再洗,怕绳子晾不过来。”赵五打出一串信息,“哈哈,等你们洗得差不多了,我还要将棉絮拆下来抱上去晾晒一下,晒得蓬松松、香喷喷的,盖在身上,好像抱着春日暖阳入睡。”大家在微信群一阵讨论,天台的几根晾衣绳从来没有出现拥挤或闲置的时候。邻里间的温情对话,也是晾衣绳之间的情感流动,让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变得惬意。
晾衣绳上也会出现音色变化。某天我看到微信群有人问,“我今天给孩子洗的衣服谁家收错了吗?”很快有人回复,“不好意思,我爸爸去收的衣服,他以为全都是咱家的,就全部抱下来了。我迟点给你送上来吧?”“我来抱吧,正好要下楼。”
有一次阳光明媚,风儿轻柔,我放心地将刚洗的衣物晾到天台上,然后出门上班了。谁知两小时后,下雨了。想到天台上晾着的衣服,我心里不禁一阵黯然。
下班回家后,却看到微信群跳出来一条信息,“谁家晾在天台上的衣服?我看变天了,就顺便帮着收到家里来了,记得到我家来取哟。”远亲不如近邻。我黯然的内心顿时被阳光照彻,温暖而明亮。
几根晾衣绳,一年四季,不管音色如何变化,演奏出的都是一曲邻里和谐曲。或许,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衣物一样,需要时时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