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好人赵海英:用母爱为“唐氏”女儿重启人生
◎ 唐子晴 蒋京洲

    开栏的话

    总有一种声音,能穿透时光,直抵心灵;总有一种力量,能跨越山海,点亮希望。即日起,《文明之声》栏目正式与您相遇,以声为媒,以文为伴,共同聆听文明故事。

    在这里,我们将聚焦全国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道德模范、志愿者代表,用质朴的乡音、真挚的情感和鲜活的故事,讲述他们躬身践行的文明足迹。栏目将以“音视频+文字”的立体形式呈现,您既可在声音中感受讲述者的情感温度,也可在报纸版面细细品读文字背后的深意。我们愿以这些有筋骨、有情怀、有分量的故事为纽带,让文明如光,照亮生活;让精神如炬,传递温暖。

——《文明之声》第一期

扫码看视频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宽敞沟村,川剧变脸演员殷秋华登场,脸上的面具随着音乐不停变换,台下掌声四起。谢幕时,殷秋华褪去面具,向台下深深鞠躬。这时人们才看清她的面容,掌声又响了起来。

    这名20岁的唐氏女孩,因为川剧变脸声名鹊起,被称为“中国唐氏川剧变脸第一人”,这不仅改变了她的命运,也让更多唐氏患儿家庭看到了希望。

    2005年,38岁的赵海英生下秋华。“秋华刚出生时,是个八斤多的胖娃娃,但医生一看就觉得不太对劲。”赵海英说,6个月后,秋华被诊断为唐氏综合征。从此,赵海英和丈夫便带着秋华四处求医,却一直没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秋华7岁那年,赵海英开始思考起女儿的未来。“我不能陪她一辈子,希望秋华能够自立,有碗饭吃。”于是,赵海英带着秋华拜师学艺。但学艺之路艰难辗转,直到她们在2021年遇到了蓬安县文化馆的川剧老师林春。

    一开始秋华想跟着老师学习舞蹈,老师却建议她学习川剧变脸。“第一次给秋华放变脸的音乐,她立马就抢过手机放在耳边听……”那一刻,赵海英的眼睛亮了起来。

    “对我来说,陪着秋华成长是一种修行。”赵海英说着说着,眼角开始有些湿润。

    学习川剧变脸以来,除了生病,秋华每天5点左右就要早起练功,而赵海英则要比她起得更早。“起初,秋华总记不住动作,老师要不厌其烦地教上百遍。”赵海英说,像下蹲、单脚站立等基本动作,对秋华来说都是一大难题。每天回到家,赵海英都要跪在地上掰着女儿的脚,帮她找感觉,“练功肯定受罪,很多人不理解,骂我太狠心,但我不在乎,秋华要学我就陪她。”

    学习川剧变脸后,秋华的唐氏综合征典型病症在一点点改善。面部控制越来越好,坐、立、走等运动和手部精细动作也提升了不少,学习能力、语言表达、理解力、记忆力等让康复老师感到惊讶。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练习,殷秋华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登台演出,娴熟的技巧、流畅的动作让观众惊叹不已,全场掌声不断,也让秋华收获了自信。

    从零开始学川剧变脸,到现在能戴13张脸谱表演,殷秋华被称为“中国唐氏川剧变脸第一人”。她吃过的苦,没人比赵海英更清楚,在殷秋华看不见的地方,赵海英偷偷流过无数眼泪,但她从不让殷秋华知道她的心疼。

    2024年,殷秋华蜕变的故事感动了全网,大家既为殷秋华的成功喝彩,更为赵海英的伟大母爱点赞。“再苦再难都值得,我愿意一直陪着她。”赵海英说,她希望殷秋华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有家庭、有事业,不被别人歧视。

 

当前:1版(2025年04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