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以“五讲八深化”(五讲指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方法、基层干部讲政策、先进典型讲事迹、牧民群众讲感受,八深化指深化理论学习、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深化移风易俗、深化惠民政策宣传、深化文体活动、深化基层培训、深化“两个上镜”)为抓手,通过“1+N”组合式宣讲品牌建设,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惠民政策转化为乡土语言,让惠民的春风吹拂到草原深处。
创新宣讲形式:“一下就听懂了”
“以前觉得政策文件离我们很远,现在宣讲员坐在家门口的板凳上,用藏语讲牛羊养殖补贴、医保报销,一下就听懂了!”大武镇久美家园搬迁户才让扎西感慨道。
能取得“一下就听懂了”的效果正是得益于玛沁县开展的场景化宣讲。在久美家园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宣讲队设立板凳课堂,宣讲者与听众围坐交流,将禁牧补贴、产业扶持等政策融入日常对话,助力化解安置小区治理“人多难管、政策难落”的问题。
当洛乡的牦牛奶收购站项目成为牧民增收的“金钥匙”。宣讲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产业政策,让牧民清楚了解这个项目如何便利牦牛奶销售、增加自己的收入,有效激发了牧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推动当地生态畜牧业市场化发展。
稳就业:“本地+援建”双供给
“春风行动是招聘会,也是我们与牧民之间的连心桥!”玛沁县人社局副局长更桑吉介绍,该局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在全县摸排本地用工需求,同时联动援建地区引入130余家企业,提供跨区岗位3700余个,形成“本地+援建”双供给模式。
“订单式培训让我从放牧人变成技术工!”牧民西毛通过“订单式+培训+就业”模式,获得了一个技术岗位。
2024年,玛沁县人社局联合企业开发定向岗位25个,举办直播带岗8场,吸引近千人次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66人。“我们要让求职者从‘能就业’向‘好就业’转变,助力‘外出就业+在地创收’双向增收。”更桑吉表示。
医疗保障:政策知晓带动参保积极性
“现在我们刷短视频、收短信就能懂政策,参保还能享受补贴。”牧民扎西多杰感慨道。近年来,玛沁县医疗保障局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将医保政策精准送达。
“参保短信传遍牧区!”玛沁县医保局业务经办相前多杰介绍,截至目前,该局联合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向全县牧民定向推送参保政策短信8万余条,针对拉加镇等重点区域未参保人群发送专项提醒。同时,该局拍摄的“小玛+医保”系列短视频以“政策解读+情景演绎”模式,将住院报销比例、大病保险等专业术语变得通俗易懂。“手机一划就明白,再也不用跑县城问政策了。”一位牧民这样留言。
县医保局还编制藏汉双语的《医保政策口袋书》,讲解异地就医备案步骤,截至目前,已发放1500余份。“这书揣在藏袍里,生病时翻一翻,心里踏实得很!”牧民卓嘎赞不绝口。
为让偏远牧户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各村社还组建“马背宣讲队”,用藏语一对一讲解参保缴费、慢性病待遇等政策。
截至今年4月,玛沁县城乡居民参保总人数超39000人。“我们通过部门数据共享,确保资助不漏一人。”相前多杰表示,政策知晓率提升带动了参保积极性,牧民医疗负担大幅减轻。
绿意生金:“这才叫‘放长线钓大鱼’”
“禁牧不是砸饭碗,而是给草原存本钱!”玛沁县林草站站长更藏指着玛沁县禁牧草畜平衡示意图,讲解禁牧区优化完善情况和平衡数据变化。
3月16日,玛沁县自然资源局召开草畜平衡政策宣讲会,各村支书、护林员齐聚一堂,深入讨论禁牧休牧措施。“生态账算明白了,牧民们的态度从抵触变为支持!”更藏透露。
“过去觉得禁牧是断了活路,现在草场绿了,合作社分红多了,这才叫‘放长线钓大鱼’!”雪山乡牧民扎西东智感慨。
在大武乡,当地组织乡兽医站专技人员开展“联农带农技术服务下村”活动。针对冬春季节牦牛常见疾病以及牛羊养殖技术需求,如疫苗储存与使用、常见疾病防治、科学养殖方法等内容,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牧户家中,用通俗语言一对一解答疑问,切实帮助牧户解决问题,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