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书屋,户户飘墨香。在青海省海东市,一个个农家书屋应运而生。目前,海东市共有农家书屋1587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现实问题,更让他们享受到了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
近日,笔者走进乐都区高店镇大峡村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放眼望去,几排木质书架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每层书架上都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从古典文学到现代小说,从科学探索到历史研究,从农业科技到儿童读物,应有尽有。
“平时我主要负责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书屋全天候向群众免费开放,并劝导借阅人将书籍归位,确保有借有还、完整归还。”高店镇文化干事王正民说。
农家书屋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我们在农家书屋配备了大棚种植、特色养殖、瓜菜生产等农业适用型书籍及科技光盘,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当中遇到的问题,让群众在书本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王正民说。
据介绍,目前,高店镇已实现农家书屋在全镇11个行政村全覆盖,每个农家书屋配备图书1200余册,内容涵盖农业技术、法律法规、文学艺术、儿童读物、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高寨街道办事处的农家书屋里,丰富的书籍、舒适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每逢周末,我都会来书屋看书,这里离家不到10分钟,安静的环境十分适合学习。”高寨街道东庄村村民李玉燕说道。
近年来,高寨街道另辟蹊径积极探索全民阅读新模式,广泛推动“云端”阅读,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书籍和听书二维码,将纸质书籍搬上手机屏幕,让“眼看”与“耳听”相融合,不仅减少阅读时间成本,实现“碎片化”阅读,更能多层次覆盖阅读面,激发阅读兴趣。
海东市推行“百姓点单”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做好出版物补充、更新、检查、验收等重点工作,确保图书选配更加具有针对性,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图书服务,不断延伸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拓展书屋建设“新渠道”,让村民切实享受到文化惠农的成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