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添花的锦尚镇
——记全国文明村镇福建泉州石狮市锦尚镇
◎ 张瑞富

石狮市锦尚镇华锦码头作业区鸟瞰图。(锦尚镇党委供图)


石狮市锦尚中心公园广场。


锦尚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锦尚镇开展“锦小尚”杯中小学生绘画大赛活动。

奈厝前村长者食堂为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


锦尚镇以“繁华巳锦 尚闹新春”为主题开展“欢乐中国年”系列活动。

    清晨,奈厝前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长者食堂内飘出阵阵饭香:

    夜晚,卢厝村文化广场上,狮阵少年们腾挪跳跃,观众连连喝彩;

    从长者食堂的欢声笑语到非遗狮阵的铿锵鼓点,从田间地头的服务阵地到工业园区的共富蓝图,福建省石狮市锦尚镇以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书写着新时代城乡融合的动人篇章。

    …………

    5月23日,北京传来喜讯,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对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进行表彰,石狮市锦尚镇作为泉州市唯一新获评的全国文明镇榜上有名。近年来,泉州立足“世遗之城”的城乡特质,创新构建“同创同保、资源下沉、结对共建、品牌培育”四大机制,破解城乡文明建设“温差”难题,持续推进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培育出锦尚镇等10个全国文明镇和35个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数量居全省第一。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推动经济发展迸发活力

    锦尚镇位于福建省泉州湾口的突出部,是我国著名侨乡石狮市东南部滨海城镇,1999年建制,面积1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4公里,户籍人口约2.4万,旅外侨亲近2万人。多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驾齐驱,先后获“全国文明村镇”“全省文明村镇”等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锦尚镇紧扣“一链一湾三区六园”的“1136”发展布局,以纺织、染整、服装为主导的产业链条不断集聚壮大,电子、五金行业、海洋港口经济稳步发展,其中华锦码头通过国家口岸验收,开通省内首条出境前往东帝汶的散杂货船舶航线。2024年,锦尚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34亿元,连续两年保持3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1%;限额以上商业销售额61.26亿元,同比增长11.4%;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7亿元,同比增长21.5%。锦尚镇还积极融入园区强服务,通过组建文明行动、文体活动、青年成长、纠纷调解等10支队伍,主动对接企业职工需求,开展“留锦过大年”等活动138场,解决职工诉求69项,以优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锦尚镇注重营造诚信体系,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聚焦商户、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体系建设,沿街走访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200余份,加强行业自律,严厉打击欺诈消费者等不良行为。通过案例展示、讲故事等方式教导学生把诚信融入点滴生活,促使青少年树牢诚信意识。运用宣传栏、LED屏等展示诚信标语和海报,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诚信意识。

    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锦尚镇按照“镇域统筹型、跨村连带型、村企共建型、三产融合型、园区邻里型”五种发展类型,坚持“一村一项目”原则,以“村级擂台大比拼”“百万村财”等创建活动为抓手,扩展“N”个延伸项目,去年谋划生成乡村振兴“11+N”项目35个,全镇实现11个村村财收入超30万元,其中4个村实现百万村财。厝上村更是依托染整集控区建设仓储物流、公寓出租、智慧停车场,为染整集控区提供一站式仓储物流配套服务,成为锦尚镇首个村财突破200万元的村。此外,锦尚镇还先后培育奈厝前村“乡村+农业+康体”发展模式、港前村“HUI客厅”党建品牌等特色典型,推动奈厝前村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泉州市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以及推动港前村、奈厝前村、东店村、厝上村等在石狮市村级擂台大比拼中多次获评一类、二类项目。
    打造高水平文化强镇

    以文化人厚植精神沃土

    新风润心,涵养文明气象。锦尚镇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统一,指导各村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和移风易俗劝导队等“一约四会一队”劝导机制,引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成效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卢厝村村民卢荣智昆仲在父亲七十寿庆时,捐资100万元设立卢厝村党员互助基金,又在父亲八十寿庆之际,出资1000万元成立卢厝村乡村振兴基金,支持家乡建设;东店村修缮观海楼家风家训馆,开展“优秀家风进校园”活动,获评第六批泉州市家风家训馆;厝上村创新“厝边人,上门办”服务品牌,组织志愿者认领群众需求,以贴心服务传递文明温度。2024年乡村能人捐赠公益事业超1400万元。

    公益惠民,托举群众“稳稳的幸福”。全镇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东店村康养服务中心联合卫生院、红十字会提供医养服务;奈厝前村开设长者食堂,并为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红十字会“海韵”志愿服务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海上救援,累计服务超万人次。此外,锦尚镇大力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度,采用“以文明积分、以积分换物”的方式,把积分兑换与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工作相结合,覆盖率达100%。

    异彩纷呈的活动,点亮群众生活。锦尚镇将传统节日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年均举办“我们的节日”、狮阵武术汇演等活动40余场。同时,发动村级鼓仔、广场舞、南音等文娱队伍经常性、广泛性开展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月月见行动”。针对青少年儿童,锦尚镇坚持以文育人,去年联合社工组织,在城乡少年宫围绕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主题开展周末课堂、暑托班实践活动超60堂课。积极打造“锦小尚”志愿服务品牌,开展红色讲解、乡风宣导,以童声传递文明强音。

    以非遗温润情感根脉。卢厝狮阵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锦尚镇建设了非遗卢厝狮阵传习馆,并开展狮阵暑期夏令营,狮阵文化进校园、进警营活动,组织参加“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大赛”“全国传统武术比赛”“世界闽南文化节狮阵大汇演”“海峡两岸狮阵大汇演”等赛事,以及各级政府举办的大型文体活动和民俗狮阵表演,至今吸引数千人参与狮阵文化交流演习,实现将卢厝狮阵果敢、拼搏、爱乡里的精神内涵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形成一股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明新风。

    以侨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锦尚镇许多在外的华人华侨发展起来后都会返乡捐资助建,形成了乡村能人反哺故土的文化传统。在卢厝村,乡村能人参与村里各项事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大到村里公共设施建设,小到邻里矛盾的调解,几乎事事都离不开乡村能人的支持和参与。针对这一情况,卢厝村党支部探索出“党员干部+乡村能人”的工作模式,通过加强与乡村能人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乡村能人的带动作用。

    主动作为显担当,志愿服务践初心。锦尚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统领,进一步整合统筹锦尚镇红十字会、“锦小尚”志愿服务队、青年文明号、锦尚渔业协会义务救援队等志愿服务资源,以“文明在身边”为主题,每年开展关怀慰问、家园清洁、垃圾分类、英烈祭扫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持续开展锦尚镇红十字会“海韵”志愿服务项目、“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等志愿品牌服务,每年为环卫工人赠送防暑物资,并常态开展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等应急救护培训。

    公共服务提质扩容,暖心服务彰显文明温度。锦尚镇积极推动医防融合建设,全力推行“基本医疗+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享模式,实现家庭医生与村卫生室信息双向互通。坚持完善涉老服务,推动镇卫生院、卫生健康促进会、红十字会与康养服务中心组建共建联盟,签约第三方公司开展市场化运行,推进东店村康养服务中心以及奈厝前村、东店村长者食堂运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养老、康复、就餐、义诊等服务近4万人次。注重做优做强“家门口”教育,支持辖区学校修缮更新设施设备,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和校外培训、托管机构治理专项行动,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坚持高站位党建引领

    全域强化统筹凝聚合力

    坚持党建引领强根基。锦尚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镇党委书记统筹领导,分管领导指导实施,各工作片片长、挂村领导督促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常态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协调服务,深入研究融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乡村振兴、智慧石狮、网格管理等“六个融入”工作途径,制定“乡村环境好、乡村风尚好、乡村治理好、文化建设好、文明培育好、文明实践好、文明创建好、示范引领好”的“八个好”具体落实举措,推动卢厝村、东店村、奈厝前村、港前村、厝上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获评石狮市星级站。

    坚持夯实思想强信念。锦尚镇通过中心组学习、主题党课、研讨交流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扩大“锦绣直播间”“锦绣大讲堂”等干部群众宣讲品牌效应,运用线上直播同步党纪学习教育党课进机关、进邻里、进村居、进校园,深入引导干部群众学思想、讲政治、提站位、强信念。此外,锦尚镇始终凝聚信仰之力,深挖本土红色资源,依托石狮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构建集党性教育、文明宣传于一体的研学教育路线。

    坚持资源整合强阵地。锦尚镇坚持推动阵地资源整合和服务升级,打造文化与服务新高地。紧扣“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目标任务,深入探索“四创”工作法,建成政和园“三区联创”展示馆,指导各村以阵地共享为原则,建立城乡少年宫、百姓大舞台、理论宣讲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阵地,构建“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服务模式,让服务与群众需求实现“点对点”的高效对接,全力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其中,港前村围绕“文明+治理”,不断完善“乡村振兴议事厅”“近邻信访评理室”“娥姐调解室”的功能,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奈厝前村开展村校实践基地共建,打造种植采摘、农耕文化体验、亲子研学等多元一体的“开心农场”;东店村依托侨批文化绘制墙绘、建设微景观,将文明元素融入人居环境,让群众“推窗见景、出门入画”。

    注重高标准生态宜居

    拓展内涵绘就诗画底色

    城乡品质加速提升。锦尚镇着力提升产业园区和城镇道路联动效率,完善锦尚智能制造产业园、锦蚶智能制造园、鸿锦产业园等园区周边配套交通廊道建设,启动福厦高速彭田连接线地面配套工程。持续完善镇域设施和民房空间布局,新增智慧停车场1处、智慧充电桩3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位4处,更换道路防护设施15处,完成宅基地新建和民房翻建审批42宗。

    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完善村级环境卫生绩效考评机制,健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机制,开展沟渠河道、近岸海域以及沿街干道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720处,拆除“两违”面积2.1万平方米,“12345”环境工单投诉件数量同比下降40%。实施污水处理厂五期、厝上溪生活污水管道改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预计增加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吨,实现建筑垃圾年处理能力100万吨,实现厝上溪水质达Ⅳ类以上标准。东店村、奈厝前村、杨厝村获石狮市“五个美丽”典型样板。

    聚焦公共氛围,点缀文明色彩。锦尚镇邀请高校团队对村庄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对废弃古厝、党建文化长廊等进行特色景观规划改造,邀请专业人士,以“狮阵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墙绘创作,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发动辖区小学师生参与“多彩锦尚”井盖涂鸦比赛,组织村民参与“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引导群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

    从“一村一品”到“全域共美”,从“塑形塑魂”到“塑心共富”,锦尚镇以扎实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为抓手,绘就了一幅环境美、文化兴、产业旺、民心聚的和美乡村画卷。展望未来,镇党委、镇政府将继续锚定“三个提升”目标,以更高标准擦亮全国文明村镇金字招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精神动力。

    (锦尚镇党委供图)

当前:B1版(2025年05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