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联三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江西吉安的文明答卷这样写就
◎ 王翔 杨剑

    5月23日,一条振奋人心的喜讯从北京传来:在当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江西省吉安市再次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这是吉安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时光不语,镌刻不凡;山水万程,步履不停。从2015年踏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征程,2017年首次创建、一举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综合测评以地级市第20名的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2025年复查合格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吉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完成三个创建周期里的三次梦圆。

    近年来,吉安市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锚定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目标,砥砺奋进、接续前行,用实干担当持续书写着城市文明建设的吉安答卷。

    强化顶层设计,凝聚创建合力

    ——书写初心不改、人民至上的暖心惠民答卷

    在吉安,无论是晨曦微露,还是华灯初上,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开车礼让行人,公共场所有序排队,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文明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执着追求。

    10年来,吉安市坚持规划引领,每个创建周期出台1个指导性文件,为推进创建工作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南”;并注重领导示范,市厅级领导与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860余次下沉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现场办公,编织起覆盖全域的文明创建“大网格”。

    “小区改造后,屋顶漏水、路灯损坏等许多老大难问题也都一并解决了。”吉州区文山街道平安里社区居民张效良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城北转盘的拆除改造,让在工业园上班的王志刚不再为绕路、堵车而发愁了。市民张先生也送女儿读上了环境优美、师资雄厚的公办学校。

    全力推进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公共停车场“四个提升行动”;组建吉安一中、白鹭洲中学等10个教育集团,推动教育资源持续提质培优;市中心人民医院实行“一院两区”模式,实现医疗服务扩能增效……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吉安始终坚持民生导向,借势解决各类民生难题,特别是2023年以来,该市将全国文明城市指标体系与全市“十大攻坚战”目标任务有机结合、无缝衔接,既追求创建“受奖”,更追求群众“受惠”。

    从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城市秩序大为改观,再到教育、医疗资源优化提升,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吉安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城市“颜值”和“气质”得到质的飞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升。

    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治理水平

    ——书写常态长效、久久为功的城市焕新答卷

    夺牌不易,守业更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既要对标对表、集中攻坚,更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10年来,吉安市秉持“创建融入日常,文明见于细微”理念,围绕“五个重点提升”“六个常态整治”“七个持续深化”工作部署,用“乘法”引领创建,用“除法”解决问题,用“加减法”考评奖惩,精心构建起常态创建工作机制体系:线片联创共建让创建工作方向更精准,日常督查整改紧盯薄弱环节,不定期模拟评估对标高位标准,负面清单和评价性指标季度调度全面压实责任链条……这些机制环环相扣、协同发力,形成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有力推动了文明创建工作从“集中式攻坚”向“常态化深耕”转变。

    同时,为鼓励和支持善行义举,约束和惩戒不文明行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吉安市还开门立法,用两年时间、15万余份线上线下问卷调查、12次基层意见征集、360余条各界建议收集和多场重点问题专题论证,推动了《吉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立法和实施。从此,吉安追寻“文明”之梦有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文明创建带来的不仅是城市的改变,更是人心的凝聚。

    “立足驻区单位密集、社会组织活跃的资源优势,我们不断拓宽共建共治渠道,吸纳了12家爱心企业、10个社会组织加入‘文明合伙人’联盟。”全国文明单位、庐陵新区禾埠街道崇文社区党支部书记廖小霞介绍,辖区内各行各业的积极响应,加快了文明创建常态长效、合力攻坚工作格局的构建,浓厚了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氛围。

    激发主体意识,提升文明素养

    ——书写守望文明、共建共享的同心筑梦答卷

    从秉持文明执法、为民解忧的模范市民王春华,到诚信立身、创业领军的“中国好人”刘光森,再到二十九年如一日守护村民健康的全国自强模范陈桂平……中心城区50余场“文明共建进社区”活动中,这些先进典型纷纷受邀走上舞台,用切身事感染身边人,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一直以来,江西省吉安市坚持以榜样为引领,深耕道德沃土,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吉安好人、新时代好少年选树活动,从2017年开始每年评选200名模范市民,“身边好人榜”如春日繁花般绽放在城乡基层。1名全国道德模范、8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7名江西省道德模范、840余名“中国好人”“江西好人”“吉安好人”和“新时代好少年”,以平凡之躯诠释文明真谛,擦亮城市文明鲜亮底色。

    一个榜样,一枚火种;一群好人,满城春风。

    “奉献大爱,善行吉安”志愿服务品牌搭建起了志愿服务与文明创建互联互通的广阔平台;“文明吉安”公众号开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抓”专栏,让问题晾晒于阳光之下,点燃市民监督热情;于2024年组建的吉安市“全国文明城市”市民巡访团,以历年评选的模范市民为主体,吸收热心市民参与,常态化开展问题纠查、文明劝导、创建宣传等活动280余次……

    “我们要倍加珍惜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不易成果,用一言一行让城市更美好、生活更幸福。”青原区新生社区居民王健云说。建设城市文明,是市民与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他们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托举着吉安文明高度不断攀升。

    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创建互融共进,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十大文明风尚引导行动广泛开展,培育选树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商超、文明窗口、文明公园等1320余个……随着城市“文明细胞”被不断激活,吉安开启了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的奋进之路。

    这是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更是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站在新的起点上,吉安市将以归零再出发的清醒和定力,向着建设创新创业、宜居宜人、共富共享、文化文明的现代化吉安目标奋勇迈进,奋力书写更加精彩的吉安答卷。

 

当前:2版(2025年06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