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怒斥其“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认为其是“教育的失败”,表示“将以失望解散”该清北团队合作微信群。
编辑点评:教师斥责学生的选择,其本质已超越了合理的教育引导,这种言行背后隐含着一种逻辑预设:学生考入“清北”这类顶尖学府才等同于教育成功。这不仅是对学生多样化潜能和人生路径的漠视,更折射出部分教育者已经迷失了教书育人的初心,忘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点燃智慧、塑造人格,鼓励个体多元发展。
当然,究其深层原因可能在于畸形的“唯名校论”迷思以及巨大的考核压力:清北录取率往往直接和学校排名的关键指标绑定,甚至被当作地方教育政绩,一线教师难免被裹挟其中。
要打破这一困局,必须破除“唯名校”执念,摒弃功利化的考核体系,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真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保障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能解放被考核困住的教师,让他们重新聚焦于学生个体成长,而非单纯地追逐名校录取人数。(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