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交通规则不该被“晒化”

    据《法治日报》报道,盛夏来临,很多地方气温达到峰值,街道十字路口一个“怪诞现象”又悄然上演:红灯亮起,部分汽车或电动自行车驾驶者纷纷就近躲入树荫或建筑阴影之中,斑马线前空荡荡,阴凉处却拥挤不堪。

    编辑点评:这种“避晒式”等红灯的行为,看似是应对高温的无奈之举,实则是对交通规则的漠视,更是对公共安全的威胁。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不仅是为了规范通行秩序,更是为了保障行人、车辆的安全。当车辆为躲避阳光而随意停靠,不仅会遮挡后方驾驶者视线,还可能侵占行人通行空间,这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尤其在人流密集区域,这种看似微小的违规行为,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违法的借口。高温天气确实难熬,但文明交通需要每个参与者共同维护。面对烈日,驾驶者不妨提前做好防晒准备,而非以违规方式寻求一时舒适。交管部门也应加强执法与劝导,对屡教不改者依法惩处。只有人人守规则,才能让道路更安全、更畅通。(黄祎鸣)

 

当前:A1版(2025年07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