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家现代版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 本报记者 施华琼

扫码看视频

    “这个是鸭跖草,专治蚊虫叮咬;这个是马莲子,能治结石……”6月17日,在吉林省蛟河市天北镇李荣富植物园里,61岁的李荣富身着军绿色衬衫、头戴遮阳帽,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各类中草药。他指着漫山遍野的植物,满脸自豪:“山中无杂草,识得全是宝。”

    这片占地260公顷的植物园,汇聚了上千种植物、近六百种中药材和七十多种鸟类。这里不仅是长白山脚下的自然宝库,更是李荣富一家近十年的心血结晶和生态坚守的见证。

    李荣富一家的环保旅程要从2003年说起。那年,儿子李季救回一只东方白鹳。全家人悉心照料,并向上级部门反映救助,最终让白鹳重归自然。

    这次经历,点燃了李荣富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作为生物老师,他在天北镇九年制学校成立了爱鸟护鸟宣传大队,带着学生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活动。多年来,他们配合林业部门救护了200多种野生动物,保护过吉林省最大的苍鹭群。

    李荣富还坚持开展科普宣传,发动学生“小手拉大手”,逐渐转变了当时村民“捕鸟吃鸟”的观念。“这些年,学校在学生家庭中评出了2000多户生态文明家庭,鼓励学生带动家人参与生态保护。”李荣富欣慰地说。

    2016年,在家人支持下,李荣富拿出给儿子结婚买房的钱并四处借款,通过流转土地,建起了这座植物园,并作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免费开放。在这里,他带着孩子们观鸟识虫、赏花辨草、体验农耕,开展了百余场科普活动。他还争取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提供的价值6万元的生态图书,建成科普书屋。如今,这座现代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16000多名游客和学习者。

    “我把植物园当成自然学校,就是想给孩子们种下绿色的种子。等他们长大了,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李荣富满怀期待。

    李荣富成功的背后是家人的大力支持。妻子田瑞波省吃俭用,全力支持丈夫的生态环保事业,如今与他并肩作战,负责后勤保障,儿子儿媳也经常为植物园发展出谋划策。

    李荣富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等称号,家庭也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在李荣富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加入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日常生活中,他们坚持垃圾分类,用厨余垃圾制作酵素绿肥、酵素驱虫剂等,把环保理念融入生活点滴。

当前:A1版(2025年07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