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日报》报道,近日,在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古镇景区,景区运营方因门票问题和村民产生分歧。据村民介绍,古镇一直是他们的居住地,除三座建筑外历来免费。7月10日起,景区运营方突然在村口设卡收费,入村30元,套票110元,导致游客锐减,严重影响在景区做小买卖、经营民宿的村民的生计,大家便在社交平台发文提醒游客不用买票,并在入口张贴告示指引免费通道。目前该景区已恢复原有经营模式。
编辑点评:旅游业良性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支持。瑶里古镇景区运营方想要“围镇收费”,应追求自己和当地居民双赢,只有双赢,居民才会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支持者。然而在该景区,“围镇收费”的结果是村民生计大受影响,他们怎么能不“胳膊肘往外拐”,指引游客逃票?
这起风波警示:当旅游开发遇上本地居民权益,如何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是最为关键的。本地居民应是从旅游经济中获得预期红利的受益者。此外,瑶里古镇景区运营方“围镇收费”,其实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是否达到“收费也要上赶着去”的地步?如今,很多地方的旅游业都在转型升级,摒弃“门票依赖”,探索多元化的收入渠道。不少热门景区的运营之道已证明,门票只是旅游业的小账,综合收入才是长远发展的大账,而“圈地卖门票”则是开历史倒车,极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