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空客A320真机前聆听飞机结构讲解。刘旭飞 摄

参观两弹城博物馆群英荟萃走廊。刘旭飞 摄
7月14日—18日,“启航新时代 少年向未来”2025年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研学实践活动在四川绵阳举行。在这场以“探索·成长”为主线的5天研学之旅中,由2024年、2025年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组成的研学团走进了机器人研学基地、两弹城等多个特色场所,在实践探索中播撒梦想,收获成长。
活动首站,少年们踏入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研学基地。机器人编程课上,在老师悉心指导下,他们通过模块化编程,让机器人完成金鸡独立、俯卧撑等高难度动作。来自南充市的张越嘉兴奋不已:“我喜欢机器人编程,也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巨大改变,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用科技为社会贡献力量。”
泛美航空研学营地是少年们梦想的又一新起点。在这里,他们欣赏无人机特技表演,参观空客A320真机,了解飞机发动机工作原理,还体验了静舱逃生与4D模拟飞行。来自成都的杨润薏感慨:“这次研学让我近距离触摸到航空奥秘,拓宽了视野,也在心中种下航空梦的种子,激励我不断探索未知。”
在长虹双创科技工业研学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尹朝晖分享了自己技术攻关的艰辛历程和对细节的严苛把控。活动结束后,学习舞蹈5年的李欣瑶在日记中写道:“听完尹老师的故事,我深受触动。未来,我会像他一样坚守初心,在舞蹈之路上不断精进。”
活动最后一站,少年们来到绵阳梓潼两弹城。在两弹城博物馆“群英荟萃”走廊,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故事感人至深。当讲解员讲述邓稼先病床上仍牵挂科研、郭永怀空难用身体护住机密文件时,来自广元市的陈雨妍红了眼眶。她在邓稼先等人的照片前久久驻足:“老一代科学家把国家利益看得比生命还重,他们的赤诚与担当让我肃然起敬。郭永怀用身体护文件的瞬间,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忠诚,我会永远铭记这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
来自阿坝州的卓玛让姆凝视着“两弹”成功爆炸的历史图片,轻声感慨:“和平年代的幸福,是因为有前辈们用热血与汗水筑牢的防线。我们这代人要接住接力棒,用知识武装自己,为民族复兴拼尽全力。”
5天研学转瞬即逝,来自甘孜州的彭嵩朕用镜头记录下每个瞬间:“科技强国不再是课本里的词,而是机器人的代码、飞机的引擎、两弹的火光。”少年们的收获远超见闻——科技的种子、工匠的执着、爱国的热忱,已在心中扎根。
活动虽已落幕,但成长从未止步。爱国的种子、探索的种子、担当的种子已在少年们心中生根发芽。这些种子,将带着他们向着更广阔的未来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