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②
图① 江油市川矿社区公益暑托班开班仪式。(图片由江油市文明办提供)
图② 暑托班志愿者教小朋友研磨中药材。(图片由威远县文明办提供)
● 当前困局
一位难求,公益性托管名额远低于实际需求,有限的普惠性资源,难以覆盖庞大的刚需群体
● 如何纾困
政府部门引领推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暑期托管服务,不少企业也自办托管,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 专家支招
需要更多政策托底,同时激活社区、公益组织等更多社会力量,让每个孩子都能“暑有所托,假有所获”
暑期已至,“孩子去哪儿”便成为无数双职工家庭的“心头之患”。公益性暑期托管服务,承载着减轻家长负担、护航孩子安全快乐过暑假的期望。但是,近段时间记者深入多地调查发现,公益性暑期托管服务“一位难求”是普遍现象,存在资源不均、内容单一、可持续性存疑等多重困境。填平这条供需鸿沟,亟须更精细、多元的破局之道。
直击 持续火爆名额“秒光”,需求远未满足
6月22日,浙江省温州市市民温蒂看到所在的鹿城区发布了中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启动通知。6月23日,报名时间开始,她扫描心怡服务点报名二维码,填写好孩子信息提交时却显示“服务器繁忙”,等刷新成功后,40个名额已被抢空。她马上切换到另一个服务点,系统显示该服务点的40个名额已被抢空。“其他的服务点离家远了些,接送孩子不方便。私立托管班每月收费动辄四五千元,家里两个孩子压力太大了。”温蒂深深叹了口气。
“太火爆了,我们的暑期公益班预告发出来后,不到两小时,名额就报满了!”今年暑期,四川省江油市三合镇川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主题活动,安排了书法、手工、口才、珠心算、应急培训等课程,以缤纷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花式带娃”,让孩子们暑假有“趣”处。站长周琼华告诉记者:“这个暑假我们开设了50人的公益托管班,没想到家长们都争先恐后地给孩子报名。”
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多地上演。为丰富未成年人暑假生活,解决城乡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职工(农民工)子女“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各地虽出台相关政策,但供需矛盾依旧突出。
记者调查发现,公益性托管名额远低于实际需求,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和产业工人聚集区,有限的普惠性资源,难以覆盖庞大的刚需群体。一些社区尝试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嵌入式托管服务,初衷是想借助社区提供的场地资源降低运营成本,然而实际运营中,收费却与商业托管机构相差无几,对低收入或非本地户籍家庭构成了隐性压力。此外,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更显突出,服务资源多集中在城市社区或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偏远乡村、城乡接合部以及部分老旧小区覆盖率低,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获得优质托管服务的机会则更少。
破题 多方探索寻良策,发现更多可能性
面对难题,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破局之道,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供暑期托管服务。
江苏“公益暑托服务”项目入选江苏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从省级层面推进实施。7月11日,遍布江苏全省的2228个暑托班点同步开班。从城市社区到乡镇村社,江苏“公益暑托服务”精准聚焦青少年成长所需,将服务送到需求多、资源少、公益力量弱的基层村居。其中1186个服务点直接服务新就业群体子女,1042个乡镇服务点直接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服务覆盖全省91%的乡镇街道,精准破解新就业群体与留守儿童的“看护难”问题。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把文明实践提质增效作为服务学生暑期托管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阳光伴护 快乐成长”寒暑假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以“文明实践+”为引擎,汇聚各方力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路径。威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刘波介绍:“我们整合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资源,设置了非遗体验、中草药材知识讲解、钢铁文化研学等广受孩子们喜爱的课程,经过5年不懈努力与探索实践,共组织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5200余场次,2.6万人次志愿者参与,受益未成年人达8.8万人次。”
除了政府部门引领推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暑期托管服务外,不少企业也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办托管,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暑假期间,位于湖南省邵东市的阳光箱包有限公司厂区内传来清脆的读书声,多了80多位中小学生的身影。
2019年,董事长袁仕伟萌生了在工厂内为员工子女办一个免费托管班的想法,经过多番调查、研讨与探索,最终在工厂食堂一隅用透明玻璃隔出150平方米的空间。托管班课桌椅、书架整齐排列,俨然一间标准教室,寒暑假期间,从上午9点开放至晚上9点,所有进托管班的孩子只需自费约100元购买意外险,并支付1元/顿的伙食费。聘请的专职老师带着孩子们学习文化课,开展体育活动等,还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等。
声音 期待更多联动,打造暑托新范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利利发文表示,相较于城市,乡村地区学生更加分散,暑期托管服务难度也较大。“建议增加乡村暑期托管服务供给,既要增加供给数量,又要提升服务质量。例如,可开设‘候鸟班’,创造条件让孩子走出去,到父母工作所在地接受当地的托管服务;也可以乡村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因地制宜挖掘乡村本土化的托管课程。”王利利说。
王利利还提出,要给学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只依靠学校一方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学校、社区、企业等多个社会主体积极投身其中,结合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出更多能满足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托管服务。
四川江油市文明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市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关工委、社工部等多部门资源,动员社会组织、“五老”志愿者、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等开展暑期托管,在课程设置上,将课业辅导、艺术培育与国防教育、应急救护、法治课堂等相结合,以期让更多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趣享暑假,筑梦成长。
袁仕伟在自己社交账号上置顶了暑期托管班的视频,获得近百万点赞。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别人家的公司!”“我们小厂根本不敢想。”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许多中小企业受限于资金、场地、专业管理人力匮乏以及潜在的安全责任风险,对自办托管望而却步。
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教授靳海波认为,要真正填平“一位难求”的鸿沟,或许还需要更多政策托底——比如对中小企业给予托管补贴、简化安全责任认定流程,同时激活社区、公益组织等更多社会力量,让每个孩子都能“暑有所托,假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