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明治理新路子 共绘城市文明新画卷
◎ 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刘世莉

    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殷殷嘱托,将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作为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坚持凝心铸魂,筑牢城市文明根基。九龙坡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全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1500余场次,深化打造“理耀龙门”宣讲品牌,构建1+9+N宣讲矩阵,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3300余场次,在重庆卫视《思想的力量》推出民主村社区理论宣讲视频,在区属媒体开设理论学习专栏,线上线下覆盖220万人次。强化巴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等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打造数字国防军事体验中心,依托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共四川省临委会扩大会议旧址暨周贡植故居、刘伯承六店旧居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常态化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强国复兴有我”等宣传教育活动1270场次,不断构筑共有精神家园,鲜明城市文明底色。

    坚持为民利民,提升城市文明品质。九龙坡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把城市当景区建设、当客厅管理、当资本运营,迭代升级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等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不断夯实城市“硬支撑”,提升城市软实力。深化城乡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一体化,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为牵引,深入实施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义务教育补短强弱三年攻坚行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开展双城文化艺术周、全民阅读季等文化活动4000余场次,培育“九龙月月故事会”曲艺表演等特色活动品牌,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公共服务。推进城市运行和治理场景应用一体化,上线“文明骑行”等区级应用10个,深化不规范停车等“小案小事”治理,城市文明治理深入人心、广受好评。着眼于提升城市品质,打造高质量生活空间,累计推进455个城市更新项目落地,持续改造老旧小区,新增园林绿地75万平方米,创新设置潮汐车位6177个,提档升级农贸市场26家,整治背街小巷207条,文明治理更加惠民有感,城市空间更加清新敞亮,群众生活更加便利顺心。

    坚持价值引领,培育城市文明风尚。九龙坡区坚持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大力实施市民素养提升、社会风气提振等7大工程,落实32项重点任务,“春风满巴渝·文明在九龙”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大篷车”开进小区院坝,“1+7”文明微视频进圈入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方方面面。打造“身边好人”微访谈、“文明有我”好人倡议、“好人联盟”文明劝导队等载体,让千余名“中国好人”“重庆好人”“九龙好人”和300余个文明集体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带动者。全区109个社区“15分钟文明实践圈”覆盖率达100%,注册文明实践志愿者达23.4万人,年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4万场。坚持“向西挺进”工作导向,九龙坡区西部三镇全部创成全国文明镇,实现城乡文明双向奔赴,共同发展。

    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城市文明。九龙坡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一体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实干创实绩、以实绩惠民生,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贡献九龙坡力量。

 

当前:B1版(2025年07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