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千阳县城关镇西新区社区开展“讲清小道理、开展小活动、挖掘小人物、解决小问题、办好小事情”“五小”活动,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路径,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用“小而实”的行动引领文明新风尚。
讲清“小道理”,撬动大治理。社区组建以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志愿者、“三老”人员(老干部、老军人、老党员)及法律明白人为主体的宣讲队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宣讲重点,深入到楼院小区、公园广场等群众聚集地,以唠嗑闲聊的方式提倡邻里和谐、家庭和睦,用快板表演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编排顺口溜宣传防电诈小常识,张贴温馨提示卡引导群众规范停车等,不断提升居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
开展“小活动”,传递正能量。西新区社区充分利用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及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红色故事会”等活动,通过歌唱、朗诵、小品、快板、喜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持续移风易俗,并录制宣讲小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广泛传播,扩大文明实践活动覆盖面。
挖掘“小人物”,展现新作为。讲好身边“小人物”事例,发挥榜样力量,大力宣传历届“陕西好人”、“宝鸡好人”、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营造崇德向善的社区氛围。坚持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五好家庭评选,利用表彰大会、荣誉榜宣传推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树立社区新风正气。定期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结合居民积分制管理,通过积分公示、兑换礼品、好人好事墙宣传等,实现典型带动、共建共享、弘扬新风的效果。
解决“小问题”,化解大隐患。社区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紧盯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物业管理、欠薪欠资、土地流转经营、损害赔偿等六类易发矛盾纠纷,建立“排查、研判、化解、回访”闭环管理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避免“小纠纷、小矛盾”发展成“大问题、大隐患”。对重大矛盾纠纷,主动提供法律援助,引导群众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诉求。
办好“小事情”,服务大民生。每周开展一次文明交通引导,每月开展一次“升国旗、讲政策、议民事、作奉献、传善行”相约八点半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为老年人义务理发和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理发……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稳步提升。建立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残障人士、优抚对象、低保户6本台账重点关注。开设社区儿童托管班,解决上班族家庭难题,建设社区爱心食堂,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管老、管小、管特殊群体的模式已经形成,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