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村BA”VS“浙BA”
“体育+文旅”模式爆发力哪家强?

    编者按

    近段时间,“苏超”、“赣超”、四川“村BA”、“浙BA”等体育赛事如火如荼地举行。球票开售即秒空的火爆、场上球员与观众的激情、场外热火朝天的消费集市以及各种文旅福利,印证了“体育+文旅”模式的爆发力。

    体文旅融合正酣,要想其茁壮成长,更需“下半场”的精耕细作。防止同质化传播稀释新鲜感带来的疲态,还需深挖本地文旅价值、“长效IP”运营,完成从赛事到“赛势”的跃迁。今天我们通过四川“村BA”和“浙BA”两个样本,观察如何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留量”。

四川“村BA”总决赛精彩瞬间。(珙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赛场点燃消费热 四川一场“村BA”引客近3万

    ◎ 曹洋

    7月17日晚8点,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巡场镇三合村篮球场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加油!雄起!”观众的呐喊助威声混杂着小吃摊飘来的阵阵香味,将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总决赛(以下称“村BA”)的气氛推至沸点。

    作为四川乡村体育的品牌赛事,本届“村BA”聚集了四川省各市(州)20支乡村球队。据统计,在四川“村BA”赛事举办期间,珙县累计接待游客2.8万人次,通过发放专属消费券带动,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400万元,相当于珙县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总和。

    将赛事流量变成经济增量,珙县做对了什么?

    以赛事为桥梁

    经济延伸更广更深

    “我的腊味产品出展3天,销售额20余万元。”7月13日一早,珙县绿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定才一大早便去“村BA”现场整理自家的摊位,这场“村BA”让他不仅现场卖出产品,还收获不少订单。

    像何定才一样的商户,围绕三合村球场,已然形成一个热闹的“村BA经济圈”。场内场外,最显眼的莫过于各式各样的地摊。

    全省农特产品在这里也开起了大会。“没花一分钱,多亏‘村BA’为我们搭建的平台。”仁寿县非遗保护协会秘书长李立仁表示,“这次我们带来了红薯粉、芝麻糕等产品,免费请大家品尝,希望借此机会获得更多的关注。”乐山马边球员打完球直接带货,“我家竹林养的跑山猪,扫码下单送麻辣兔头!”

    作为赛事主战场的巡场镇三合村,仅赛事本身日均吸引客流1.2万人次。巨大的人流,直接惠及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

    “这几天珙县的大小餐饮店和酒店基本爆满。”珙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康康介绍。

    “我们坚持社会化办会,整个赛事的支出基本由赞助商全覆盖,政府只负责搭台。”珙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上年相比,珙县在涵盖“村BA”在内的主要节假日期间,游客数量同比增长约36%。“下一步我们还将计划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让消费热起来,市场兴起来。”

    为家乡代言

    赛场内外“农趣”满

    7月11日下午,刚在乡镇参加完灾后清淤和排危工作的黄正达急忙赶到县城和队友们会合,为即将进行的首场比赛进行热身。

    和黄正达一样放下“农活”来参赛的,还有本次20支市州代表的参赛队员。球员们有种粮能手、养殖大户,也有建筑工人、返乡创业青年、小贩摊主,在“村BA”的舞台,他们成为万众瞩目的乡村球星。

    “平时扛锄头的手,现在也能运球投篮,这就是现在咱们农村的精气神。”黄正达笑着说。

    看台一旁,琳琅满目的奖品堆得满满当当。与常见的奖杯、奖金不同,此次运动会的奖品格外接地气——茶叶、蚕丝被、白酒、腌腊制品礼包、蜡染摆件、麦秆画摆件。“主打一个对当地的品推。”康康说,“奖品都来自当地,是最淳朴的奖励,也希望能让大家更关注本土产业。”

    赛场周边,52个特色展位集中展示苗族蜡染、鹿鸣茶、竹编等数百种非遗物品和农特产品。“从成都平原到长江之滨,大部分地方的特色产品你都能在这里看到。”康康介绍。

    不仅是奖品,本届“村BA”的场馆设置也别具一格。康康介绍,活动主赛场设在巡场镇三合村,“主赛场是一个露天的篮球场,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球员们在青山绿水间体验体育竞技的魅力。”分赛场设在三合村古榕篮球场、中坝村体育馆、玉和苗族乡七彩篮球场。“其中有两个都在室外,具有当地的苗族特色。”康康说。

 

    “浙BA”正燃!赋能“浙”里出圈出彩

    ◎ 汤晓燕

    7月20日,“浙BA”杭州预选赛西部赛区,桐庐队对阵淳安队。图为中场休息时,淳安带来《鱼跃千岛》舞蹈,展现千岛湖的水美鱼丰。徐军勇  摄

    2025年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下称“浙BA”)正如火如荼举行,从场内到场外,不仅点燃了全民健身的热情,更成为党建引领下文旅体商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入场检票、位置引导、赛场清理、秩序维护……在浙江各个“浙BA”赛事场馆内,一抹抹“志愿红”忙碌的身影,构成了最亮丽的风景线。

    在宁波奉化,团区委组织135名志愿者成立“蜜桃先锋”青年突击队;温州市文成县组织开展“赛事保障 志愿同行”服务活动,动员55名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组建3支党员志愿先锋队,为赛事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 在绍兴诸暨市,将篮球运动与“枫桥经验”这张金名片结合,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金华市磐安县组建党员志愿表演队,参与“浙BA”金华赛区中场表演,将本地茶文化、药文化等民俗非遗与体育精神相融合,成功打造出《樱舞芳菲》《磐安有戏》《幸福磐安》等精彩节目,提升了赛事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赛场内,每一次精彩进球都引发欢呼;赛场外,“共富市集”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比赛间歇,对阵双方的地方特产也纷纷“下场”比拼。

    乔司西瓜、运河果莲……杭州市临平区统筹各级党组织资源,举办夏日晚风市集,推出共富摊位23个,并联动80余家商户发放百万元专项消费券。赛事举办以来已吸引客流30余万人次,带动当地增收528.8万元。

    绍兴市上虞区对接农业农村、文旅、商务等部门,梳理本土特色产品清单,在比赛场地外围设立16个共富摊位,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摊位布置、产品分拣等工作。在比赛间隙,党员们还积极参与“一支扁担、两只箩筐”助农产品快闪宣推,当起“好物推荐官”,为家乡农产品打call。上虞区主场赛事期间,农产品销售超20万元。

    金华市婺城区则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创新打造赛场“共富快车”,组织全区18个乡镇(街道)精选非遗美食、文创产品等50余种共富工坊特产进驻赛场,中场休息时,一辆辆“共富快车”在乡村推介官推动下环绕球场,向观众推介并派发产品。依托赛事高曝光度,有力打响乡镇(街道)特产及共富工坊品牌知名度,带动产品销售。

    “赛事‘流量’带动工坊销售额增长的同时,也帮助我们推广了农特产品。”舟山市普陀区桃岛共富工坊负责人介绍。在“浙BA”普陀站赛场外,运动嘉年华人气十分火爆,市集25个摊位集结了桃花米面、展茅莲蓬等全区10个镇、街道、管委会的土特产,吸引了不少球迷、游客购买。仅7月20日舟山赛区决赛当天,运动嘉年华市集人流量达5000人次,销售额近30万元。

    丽水市庆元县以“浙BA”赛事为契机,整合19个乡镇(街道)和“共富工坊”资源,精选荒野茶(新茶饮)、锥栗等20余种庆元特色农产品打造“赛事共富市集”。组织党员志愿者组成“共富推介团”轮番登场,手持农产品进行“30秒快闪推介”,让高山味道随赛事传播。

    “拿这张门票不光可以看比赛,还能免费游景区,享受住宿优惠,实在是太划算了。”观众李先生说。比赛期间,浙江多地都推出了凭球票免费游景区的优惠,将赛事的经济链条不断延长。

    “看完比赛直接转场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逛宋韵瓦子集吃宵夜,可以说,看球赛与夜生活无缝衔接。”台州临海市举办荷潮夜游、湖畔音乐会等主题活动,联合近80家商家推出限时折扣优惠,打造“赛事搭台、文旅唱戏、消费联动”的“赛旅融合”新模式,赛事期间吸引客流量3.6万人次,带动消费超800万元。

    绍兴市柯桥区开启以“柯桥多巴胺”为主题的会稽山夏夜冰爽季、鉴湖欢乐夜、鉴湖音乐嘉年华等文旅活动,主打全城联动、全民狂欢。

    在金华义乌市,观众凭比赛门票票根可享受吃住旅购游优惠,还可从赛场发放的义乌特色“钱袋子”中,获得更多免费或优惠福利券。

    丽水市莲都区推出“一票畅玩莲都”权益包,凭票可兑换咖啡、抵扣餐费、免费游览景区、打折住民宿,串联起吃住游购娱全链条。同时,以美食、文创、特色产业三大板块为核心,打造“‘篮’不住的莲都”青年夜市,持续带热人气和消费,带动经济消费超百万元。

 

当前:2版(2025年07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