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10点,阳光穿透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的玻璃窗,洒在47岁的陪诊志愿者冯玉碧身上那件橘色的志愿者马甲上。她目光扫过门诊大厅,看到一个老人正颤颤巍巍地挪着步子,眼神里满是茫然。
询问后,冯玉碧得知,老人名叫王兆恒,今年87岁。她搀扶着王兆恒来到导医台,帮忙询问应该挂哪个科室的医生。随后全程陪伴王兆恒挂号、就诊、抽血、做彩超。当门诊医生建议王兆恒可以申请门诊特殊疾病认定时,她又穿梭于诊室、复印室、门诊特病办理中心,帮王兆恒填写《门诊特殊疾病认定申请表》。全部办妥后取药结算时,200多元的药费,王兆恒只自付了十几元。“有她全程扶着,不懂的也耐心讲着,看病方便又省心!”王兆恒布满皱纹的手紧握药袋,连声道谢。
2024年7月,简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起“传递文明,呵护生命”“医院陪诊团”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精准聚焦老年人、孕产妇、残障人士等群体的就医痛点、难点,提供免费、专业、贴心的陪诊服务,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减轻家属负担,弘扬社会文明风尚。
“宝宝‘不配合’很正常,吃点东西,走一会儿再去试试。”7月23日上午,在简阳市妇幼保健院,陪诊志愿者曾华芬陪着孕24周的孕妈陈海洋做四维彩超,因腹中宝宝“不太配合”,检查反复做了几次,看到孕妈眉头越皱越紧,曾华芬忙轻声宽慰。
聚焦孕妇群体、高龄产妇、行动受限的产妇以及罹患慢性疾病的女性患者需求,简阳市妇幼保健院主动加入“医院陪诊团”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医院护士会提前1天联系就诊人,预约检查、告知就医流程和到院时间,并根据就诊人需求,为其预约陪诊志愿者。
“陪诊志愿者就像‘就医导航’。”简阳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唐中华介绍说,有了陪诊志愿者的帮助,患者就医更顺畅。“就诊者或家属可拨打医院门诊电话预约,也可直接到门诊导医台现场预约。”唐中华补充道。
“我们招募有爱心、有责任感并有服务意愿的个人或团体加入陪诊志愿者队伍。”简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陪诊志愿者在开展陪诊服务之前均需通过专业的培训。另外,项目还建立了相应的保障与激励机制,为志愿者购买意外险,配备T恤、马甲等志愿者服装,每月发放服务补助,年终还评选“服务明星”给予奖励。
如今,“医院陪诊团”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已联合简阳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3家医院招募了50余名陪诊志愿者。
经费从哪里来呢?“从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建设项目、医院行政经费中保障。”中共简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通过财政拨款与医院自筹结合,目前已落实首年预算3.84万元,覆盖保险、补助等支出。下一步,简阳将根据群众需求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扩大服务范围,通过文明积分银行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确保像“医院陪诊团”这样便民利民的文明实践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