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放任婚恋账号传授“捞金术”
◎ 关育兵

    据《法治日报》报道,短视频平台部分婚恋账号热衷于传授“捞金术”。“跟女人在一起,走‘肾’就好,千万不要走心”……这类账号热衷于发布“擦边球”内容博取关注,公开传授诸如“女生捞金术”“男生傍富婆指南”等功利性婚恋技巧。更有甚者,有账号竟将婚恋话题与非法产业链挂钩。有专家认为,若不及时整治,必将成为社会文明肌体上的毒疮。

    必须认识到,无利不起早,这类婚恋账号的“作妖”乱象背后,是对利益的疯狂追逐——或售卖价格从199元至999元不等的课程,或收取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入群费”,无不是以传授婚恋技巧为诱饵,收割流量与钱财。

    婚恋账号本应成为指引婚恋方向的明灯,引导青年男女走向健康、平等、真诚的亲密关系。它们本应致力于传递尊重个体、珍视情感的核心价值,而非将受众物化为待价而沽的商品或待宰的猎物。而网络平台的责任,则体现于让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婚恋观在信息洪流中占据高地,成为真正的主流声音,而非放任传授“捞金术”的“毒草”在流量“温室”中疯长。

    放任此类账号“作妖”,无异于为整个社会埋下多重隐患。其一,价值根基崩塌。当“利益至上”“操控情感”被包装成“婚恋成功哲学”并广泛传播,对青年一代婚恋观的扭曲将是灾难性的。长此以往,真诚、信任、责任等维系健康关系的基石,将在功利主义的洪流中消失殆尽;其二,法律红线失守。当婚恋账号与诈骗、洗钱等犯罪相勾连,平台若纵容它们游走于灰色地带,无异于为犯罪提供温床;其三,社会撕裂加剧。据报道,传授“捞金术”的婚恋账号评论区,常沦为男女对立的“战场”,一些以偏概全的煽动性言论不断制造对立、放大戾气,严重污染网络空间,甚至破坏社会和谐。

    因此,监管部门的利剑必须高悬,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平台应及时清除“作妖”账号,对宣扬畸形价值观、触碰法律红线者,应果断采取禁言、封号乃至追究法律责任等措施;同时,要大力扶持和推广真正传播健康婚恋观、倡导平等尊重的优质内容,让清流占据主流阵地。

    对于广大网民而言,提升媒介素养,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真伪,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内容,在网络互动中保持文明理性,同样至关重要。

 

当前:4版(2025年08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