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看视频
“同学们,早上好!欢迎来到‘天下第一雄关’!”7月29日9时,金色的阳光洒在嘉峪关雄伟的城楼上。在嘉峪关关城巍峨的城门下,甘肃省嘉峪关长城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解说员张晓燕调整了耳麦,理了理胸前的工作牌,开始迎接她的“客人”们——由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中小学生组成的研学团。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曾经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也是无数英雄逐梦的历史舞台……”随着研学团的孩子们集合完毕,张晓燕开始了她的讲解。她的声音亲切而富有感染力,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嘉峪关关城一年365天不闭园,游客来自世界各地,“欢迎来到‘天下第一雄关’”的开场白,张晓燕重复了上万次。张晓燕每天要带七八个团,为什么群体讲解什么内容她有自己的总结。“带专家团,我就给他们讲建筑工艺,给孩子们设计趣味故事,跟文艺工作者聊聊诗词。”张晓燕分享着她的讲解经验。
张晓燕与嘉峪关的缘分,其实要从24年前说起。2001年,张晓燕和朋友去嘉峪关旅游。“当时,恰好碰到导游带团,听他讲解的感觉特别棒,也想成为这里的讲解员。”第二年,张晓燕通过招聘考试如愿以偿,成为嘉峪关文物景区的讲解员。
讲解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艺术。为了做好嘉峪关长城的讲解工作,张晓燕每天上下班都没有选择乘坐通勤车,而是骑着车穿越城市的街巷,观察日常生活,在途中构思讲解的细节。
20多年来,她的脚步遍布嘉峪关,对每一处文物的保存状况和前世今生都了然于心。
为让游客听讲解的同时有所收获,她总结了关于长城的90多个小故事,被称作“问不倒的讲解员”。
“给参观者‘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的储备。”9年前,张晓燕调往嘉峪关丝路长城研究院,兼顾嘉峪关关城讲解、文物保护及文化研究的工作。
她不断挖掘长城文化历史内涵,策划“我在嘉峪关修长城”戈壁石艺画主题文创展,设计研发关照玉牌等特色文创产品,研发了“故事传说中的嘉峪关”“一骑绝尘驿使来”“边塞诗之路”等研学线路,并编写了研学教材。
近几年,张晓燕最爱做的事,就是带着长城故事走村串巷。每次宣讲,都会让张晓燕有更深的体会,她说:“长城文化不应该只在景区里,更要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6月24日,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张晓燕光荣上榜。活动后,张晓燕说:“未来想把长城故事说到更多游客的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