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牢牢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门常开、内容常新、活动常态”的工作要求,坚持思想引领与为民服务结合、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互通、整体推进与典型示范联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坚持服务群众,大门常开敞开。根据山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四个行动”实施方案,新荣区对辖区内所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特别是五大活动室的使用情况进行排查,确保组织机构全部健全,保障为群众服务能力。邀请群众带头人、志愿者及“五老”人员对活动场所进行管理,解决“日常维护打理难”问题。为7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5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一配备了触控一体机,购置了文体设施,切实增强阵地的服务功能和群众吸附力。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小程序平台功能,组织全区各志愿服务队和乡村所(站)志愿者入驻平台,发挥网络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志愿服务活动;打通所、站联通的网络通道,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二级派单机制”。目前,已完成 7个乡镇的所(站)志愿者、2支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新荣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新荣区心连心志愿者协会进驻平台。
坚持凝聚群众,内容常办常新。新荣区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国字号”先进典型组织起来教育引导身边人,让全区人民争做文明有礼新荣人,“国风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主题宣讲、宣传栏事迹展示、主题微视频展播,一系列活动让鲜活的典型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耳濡目染、化风成俗。秉持着“讲述新荣故事,传播新荣声音”的理念,组建了“青颂新荣”青年宣讲团。通过深入村(社区)、田间地头、机关企业、项目一线开展理论宣讲,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系列主题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送入千家万户。打造“新荣新风文艺宣传队——文明花开古长城”文明实践服务项目,把全区20多支文艺小分队组织起来,通过文明实践+政策宣讲、文明实践+精准服务、文明实践+典型引领、文明实践+风尚引导、文明实践+乡村治理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更多文明实践项目进社区、进小区、进乡村,让宣传宣讲、惠民服务、展演汇演等抵达群众身边,通过服务常态化实现项目品牌化。
坚持贴近群众,活动有趣有味。新荣区积极倡导推广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让“低彩礼”“零彩礼”“婚事新办”成为婚嫁文明新风尚。持续完善村(社区)“一约四会一榜”约束管理机制,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组织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节”系列品牌活动,结合特定时间节点,开展情暖元宵、粽情端午、爱满重阳等文明实践活动。2024年以来,举办集中性活动18场。精心筹划、确定不同主题,组织了“传统工艺手工剪纸活动”“爱心义剪 传递真情”系列活动、“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系列活动、“文明劝导,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月活动“巧手剪纸心连心非遗共传承”快乐暑期亲子剪纸公益活动、“讴歌劳动美 文明在身边”书画展等。新荣区心连心志愿者协会每月开展“爱心义剪传递真情”活动已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