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迪拜老城 体验“风塔”带来的凉意

    盛夏的迪拜酷热难耐,室外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日前,记者顶着烈日,走进阿联酋迪拜的法希迪历史街区,探寻阿拉伯先民们如何利用传统通风降温系统——“风塔”来降温解暑。

    “风塔用来吸引外面的凉风,驱散室内的热风。”在法希迪街区,工作人员伊纳亚特指着不远处耸立的风塔告诉记者,“这就是风塔,迪拜原住民富裕人家住宅的标配,风塔越高、开口越多,就越凉爽。”

    跟着工作人员,记者走进一栋修复后的传统宅邸,门口木窗镂空,米黄色的墙壁,映衬出岁月的沉淀。抬头望去,风塔高耸,塔口通透,微风如约而至,缓缓“降落”到室内,仿佛把热浪都阻挡在了门外……

    宅内的展板上详细介绍了风塔的结构与原理,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没有空调的年代,当地居民依靠风塔“降温”防暑的生活场景。记者走进一处传统庭院设置的体验区,穿过风塔导风通道,迎面而来的凉意令人印象深刻。

    “风塔的结构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物理学的精妙,”伊纳亚特说,风塔顶部的开口面向不同方向,仿佛一架“探测器”,无论风从哪一面吹来,总有一处能将其“截获”。这些凉爽的外部气流被引入塔内后,从竖直的通道进入住宅内部,室内的热空气上升,再从塔内排出,实现空气对流,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风塔”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巴吉尔”,源于数百年前波斯湾居民的智慧。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在建筑中融入风塔的理念,尤其在伊朗南部和海湾地区更为常见。研究发现,在酷热的沙漠地区,风塔可以将室内温度降低约10摄氏度。

    在阿联酋,夏季气温常常高达40摄氏度以上,空调用电量占阿联酋夏季用电量的70%以上。风塔这种无需电力、依靠自然气流调节温度的传统方式,为炎热地区探索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借鉴。

    除风塔外,用珊瑚石与贝壳灰泥砌筑的外墙与狭窄蜿蜒的巷道共同构成了这一古老城区的独特风貌。天然珊瑚石不仅坚固耐用,还具备良好的热反射和散热性能,能起到良好的隔热降温效果。狭长的巷道则巧妙引导穿堂风,加速空气流通,同时缩短阳光直射时间,形成清凉的空间。

    (新华社 赵丹亮  温新年)

 

当前:B2版(2025年08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