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村里有文化
系列活动让参赛运动员沉浸式领略中国魅力
◎ 张斌 吴亚飞

    8月3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运动员村正式开村。世运会期间,世运村将组织开展“别具特色、文化浸润、美美与共”的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让参与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底蕴。

    “进村”后的运动员能体验到何种精彩的文化活动?让我们进行实地探访。

    文化互动体验区

    领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漫步世运村文化互动体验区,一柄柄素雅折扇静卧案头,扇面题诗清逸,远山、云林、丘壑渐次晕染,流淌着浓郁的中国古典意蕴,无声地邀约各国友人步入水墨丹青的清凉之境。

    现场提供指导服务的书画家岳翊南介绍,展区精心陈列了6幅山水画作,其精髓远不只是描绘风景。“它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岳翊南表示,通过远山、近水、小桥、人家等元素的巧妙经营,向世运村的外国友人传递的是“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与哲学境界。

    为让各国运动员能轻松领略这份东方艺术的奥妙,体验区配备了两位专业老师进行简明示范与指导。“考虑到传统山水画技法的复杂性,教学将聚焦简易到入门。”岳翊南介绍,整个体验区可同时容纳12位运动员参与创作,指导老师全程引导参与者运用简练笔墨,勾勒一座山、一道小桥、几户人家。“可确保每位参与者即使初执毛笔,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一幅蕴含中国画意趣的小品,带走一份亲手绘制的东方记忆。”

    运动员除了可体验绘制扇面外,笔者注意到,在文化互动体验区,剪纸、绳编、面塑、竹编、太极等传统文化项目均在体验之列。“我相信,来到这里的运动员会有一次非常美妙的体验。”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首席执行官纪尧姆·费利为此点赞。

    纪尧姆·费利表示,世运村内准备的文化体验活动,将给运动员们留下深刻印象。“我相信,他们将带着对成都和四川的美好记忆回到家乡,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四川文化的使者。”

    中医药体验馆

    体验传统中医的拿手绝活

    拔罐、按摩、推拿……这几天,这些传统中医的拿手绝活,正变身世运村里外籍运动员争相体验的重点项目。在世运会期间,世运村中医药体验馆由一支11人的专业医疗团队(涵盖针灸推拿、中医骨伤、康复医学等领域)驻守,从开村起,每日上午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晚上9点为运动员服务。

    走进中医药体验馆,中药香味袅袅,沁人心脾。笔者看到,陈列满墙的中草药瓶瓶罐罐,清晰标注着产地与功效;天回医简、擂钵、漆耳杯仿制品整齐陈列,彰显中医药的悠久历史;熬药、摇丸、制丸、制贴……一幅幅生动图示,呈现中药制作全流程。

    “这里不仅是展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窗口,更是一个充满互动体验的活力空间。”驻场的中医师李凯文介绍,除集中展示外,中医药体验馆还设立了专门的DIY互动区,运动员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制作蕴含草药清香的香囊,或体验传统艾灸锤的制作工艺。制作完成的工艺品可以带走,留作纪念。

    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

    以汉语为桥感受独特的中国文化

    如果参加世运会的运动员想拥有一个专属且富有韵味的中文名字,却苦于不知如何着手,这样的烦恼在世运村的“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可以迎刃而解。

    一款专为世运会场景研发的智能取名软件,堪称解决此难题的“神器”。运动员只需输入自己的外文姓名、兴趣爱好、从事的运动项目甚至性格特点等关键信息,强大的后台大数据引擎就能瞬间进行文化适配与语义分析,生成多个既符合中文发音习惯又蕴含美好寓意或与个人特质巧妙关联的名字选项。

    如果外国运动员觉得拥有一个地道的中文名字不过瘾,还想现学几句实用的中文问候语与热情的成都市民交流,或是尝试写几个中国字体验书法魅力,“汉语桥”体验区同样能轻松满足。

    只需在配备的高清数字大屏前轻点几下,清晰直观的互动教程便跃然眼前。系统提供标准发音示范和慢速跟读功能,帮助运动员学习如“你好”“谢谢”“成都真美”等常用短句;书法体验则通过动画笔顺指引和压感模拟,让零基础者能在屏幕上感受提按转折的乐趣。

    此外,“汉语桥”体验区还精心设计了更多充满趣味性和文化味的互动项目。运动员可以跟随数字大屏上的简易步骤,一笔一画勾勒可爱的大熊猫简笔画,瞬间化身“熊猫画家”;还能在试衣镜前“穿”上精美的汉服、唐装等中国传统服饰,打卡拍照留念,留下独特的东方记忆。

当前:2版(2025年08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