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岳池县“健康哨兵”上岗
1380户独居老人有了“智慧养老三件套”
◎ 王芳 张梁 罗海韵

在岳池县石垭镇村民徐仁碧家,工作人员安装好AI报警器。 张梁 摄

在岳池县石垭镇村民石义碧家,工作人员讲解如何使用高清智能摄像头。张梁 摄

   智慧养老三件套

    岳池县为独居老人配备生态体征健康监测仪、AI语音报警器及可视对讲高清摄像头,实现无接触健康监测、一键报警和远程视频对讲

    ‌实际应用案例‌

    76岁老人蔡忠秀头晕时通过报警器紧急求助,在外务工的儿子通过摄像头确认情况并通知亲戚将其送医。监测仪还能检测环境异常和夜间突发状况,平台上线40天触发127次预警

    ‌项目成效与未来规划‌

    投入100万元完成1380户设备安装,形成全天候、立体化的安全健康防护网。下一步将试点九龙医养机构智慧医养和智慧居家医养,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服务找人”模式升级

    8月7日上午9点,广安市岳池县石垭镇,65岁的徐仁碧婆婆刚吃完早饭,屋外便响起敲门声——

    “徐婆婆,我来给你家安新装备啦!”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岳池县分公司技术员张帆抱着箱子进门,里面装的是最新上线的“智慧养老三件套”:生态体征健康监测仪、AI语音报警器、可视对讲高清摄像头。

    “以前怕晚上胸口闷,电话摸不到、喊人听不见。”徐婆婆说,“座机用了好多年,只能打电话,救不了急。”张帆将AI报警器钉在堂屋墙壁,吊绳长约两米,安慰徐婆婆说,“如果你不舒服,莫慌哈,按快捷键或拉绳就能报警。”

    在报警器上,有一排快捷键和急救按键,可预制紧急电话号码。徐婆婆设置了4个联系人。“你还可以呼叫关键词,进行语音报警。”岳池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杨强耐心向老人解释,雷达预警可以识别生活轨迹,一旦出现特殊情况,系统会自动触发警报。

    “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搞懂咋个用了。”徐仁碧告诉笔者,“这下我就安心了。”

    在1公里外的新龙庙村,73岁村民石义碧家中,也如期安装可视对讲高清智能摄像头。杨强手把手教她如何使用。

    过去是电话配拐棍的“单打独斗”,现在有三件套24小时“站岗”。今年7月17日晚上9点,76岁独居老人蔡忠秀正在家看电视,突感头晕,手脚发抖。她强撑着从床上坐起,按下报警器按钮。几秒钟后,在外务工的儿子收到报警短信,迅速打开摄像头询问母亲情况,随后通知亲戚,将蔡婆婆送到医院。“很管用!”蔡婆婆说,“子女在外面打工,也能随时晓得我的情况。”

    据张帆介绍,监测仪通常安在床头,无需接触就能读取体征数据,上传至智慧广电康养平台。如果数据波动较大,后台会直接推给子女和村医。除此之外,监测仪还能进行异常环境监测、异常挣扎监测,在老人熟睡时也能检测突发情况。

    “摄像头顶部的快捷键一呼即通,老人可与亲人拨电话、打视频。”张帆说,摄像头插上电源,可355度扫过整间屋,夜视距离达20米,黑暗中也能看清人形。

    据了解,今年岳池县民政局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农村独居老人智慧监测设施安装项目,为独居、空巢、高龄等老年群体带去智能化关怀。截至目前,已完成1380户独居老人设备安装。平台上线40天,已产生127次“异常离床”预警、5次真实救助,最短一次从报警到村医到场仅8分钟。

    全天候、立体化的安全健康防护网,正以科技守护老人晚年。“还有不少新申请的家庭,我们正在组织人员补装。”张帆表示,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从一部座机到三件“电子护身符”,变化的不只是设备。下一步,岳池县将与智慧医养设备公司继续合作,试点九龙医养机构智慧医养和智慧居家医养,在精细化服务上狠下功夫,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医养服务。

 

当前:A3版(2025年08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