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东坡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 严婷婷

    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鸭池村的淳朴乡风到尚义镇龚村的生态新貌,从“文明家庭”李俊英的感人故事到“文明校园”书声琅琅的育人氛围,再到“文明单位”在各自领域的示范引领……点滴文明星光汇聚成璀璨星河,共同绘就东坡崇德向善、和谐宜居的动人画卷。

    干净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的交通、热情友善的市民……这寻常街景,已成为东坡区城市文明悄然浸润的日常见证。

    近年来,东坡区通过开展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排查集贸市场食品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广泛宣传《眉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措施,持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断巩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

    在这背后,离不开一项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彰显着温暖与文明,带动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您好,请走斑马线”“红灯请等待”,一句句温馨的提醒,让过往的行人感受到了文明的力量。下班晚高峰,车辆川流不息,在东坡的各个交通路口,总能看到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他们手持文明劝导旗,协助交警劝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遵守交规。

    8月5日,下班回家的张华明与其他上班族有序地在斑马线上通行。“虽然有的路口没有红绿灯,但如果有行人要通过斑马线,司机都会减速停车礼让。”张华明说,司机停车礼让,行人也会默契地加快脚步,大家都为对方着想,这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场景,已成为东坡区街头常见的文明画面。

    而在社区里,另一群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也没闲着。他们走进孤寡老人家中,为他们打扫房间、送去爱心午餐、陪他们聊天解闷。

    “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在大石桥街道文忠街社区,志愿者每到一户,便与辖区困难群众话家常,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生活状况,拉近与居民的距离,传递着“邻里守望、互助友爱”的文明风尚。

    文明之花的盛放,不仅需要精心培育的沃土,更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用心呵护。东坡区以润物无声的“文明滋养”行动,持续为市民输送精神养分。

    在三苏祠博物馆,一场“东坡大家讲”正在举行,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讲解着东坡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社区里,道德模范巡讲、家风家教宣讲活动如春风化雨;校园中,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日常课程;公交车上,“请为老弱让座”的温馨提示语随处可见。

    点滴行动汇聚强大力量,如今在东坡,文明已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融入市民的生活,成为大家自觉的行动。

 

当前:A3版(2025年08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