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看视频
8月9日傍晚,浙江省永康市前仓镇的一间农家小院里,焊花偶尔炸开夜色,在金属碰撞的“叮叮当当”声中,41岁的陈有好戴着黑框眼镜,攥着小扳手,给两个戴墨镜持乐器的金属小人调试关节。这是他按网友建议做的电影《功夫》里的“天地双残”小铁人。
这位来自“五金之乡——永康”的“80后”钳工,两年多来,用200多个废瓶罐、几百种规格的螺钉等废铜烂铁,“手搓”出了一支会动的“机械天团”。陈有好让冰冷的零件重获新生,也让平凡日子熠熠生辉。
“小铁人会动起来?”厂里不少同事起初都带着好奇。在陈有好看来,做小铁人和修机器其实是一个道理:“都得有耐心,一点点琢磨。”
陈有好自幼喜欢机械制品。“八九岁时拆家里收音机、自行车,想知道它们为啥会动,就经常被大人揍。”他笑着回忆。后来读职校学模具,从事过电动工具组装、防盗门制造和模具制作等工作。工作后,他在镇里一家电动工具配件厂当钳工,修模具、调机器,他笑着说:“机器哪卡壳了,听声音就知道问题在哪儿,我的工作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20年,陈有好开始用废品站的金属做静态摆件。“3元每公斤,随便挑,我就选那些品相不错的。”每到下班他总往废品站里跑,老板起初纳闷:“这铁片子有啥用?”他说:“用来做雕塑。”2023年受短视频启发,陈有好开始尝试可动金属小铁人的制作。
琢磨了一周,陈有好用废锅铲、自行车辐条等做成的第一款“吉他小铁人”顺利出炉。通电后的“吉他小铁人”晃动着脑袋,表演着吉他,灵动可爱,表演视频获得了3000多次点赞。
“看到有人看,就更想做下去了。”从此,废弃的钢瓶、螺帽、螺纹钢、铁丝等,通过陈有好的手,蜕变成各种小铁人。
在网友建议下,陈有好还凑出“重金属小铁人乐队”,贝斯手、架子鼓手、伴舞者等一应俱全,接上电源,曲轴带动手脚摆动,个个面带微笑,让人忍俊不禁。为了让“架子鼓手”的手脚精准联动,他调试了整整一周,他说,“机械就像人,哪处不对劲会‘说话’,你得静下心听。”
除了乐器类,陈有好还逐渐将创作延展到昆虫、交通工具、生活场景等主题,创作了“机械蝎子”“三轮车”“小黄人气化柴火炉”“丘比特之箭”等百余款作品。这些灵动的“铁憨憨”也很快火爆网络,在视频平台收获了10万多的粉丝,点赞超100万。
去年,陈有好还受邀参加了芝英镇芝英小学开展的科技节,他带来的20多件机械作品让孩子们眼花缭乱。受高镇小学委托,他还用一周时间,创作了自己最大的作品——1.7米高的“后羿射箭”金属雕塑。他说:“希望能吸引更多孩子,激发他们对机械的兴趣,感受到五金之乡的魅力。”
如今,除了上班,陈有好几乎都泡在他的工作坊,并通过网络不断学习着新知识。“未来,我还想尝试做小型插秧机等实用的农业机械,不断地积累经验,一步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