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乡镇小区“靓”起来?苏埠有答案
◎ 袁野 赵宇

    ● 没有物业公司,但是拥有200多户居民的老旧小区,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 181名镇村干部化身“小区管家”,通过“镇干部+村网格员”双下沉,实施“村+准物业”融合服务模式,让“老破小”小区焕然一新

    ● 通过“楼栋议事会”“小区议事厅”“文明积分礼包”等形式,充分激发小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听说你家装修快结束了,不要忘了把建筑垃圾清理干净啊。”“放心吧,保证不给小区留‘伤疤’。”近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幸福小区的志愿服务队队长汪华西来到正在装修的居民家中,提醒住户及时清理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

    “小区好几年都没有物业公司了,但现在道路拓宽了、停车有秩序了、环境更整洁了。”汪华西介绍,乡镇小区的物业管理存在各种困难,靠镇村干部和志愿者相互协作,推动问题解决。

    汪华西每天都会带领由15名小区热心居民组成的服务队进行小区卫生清扫、公共设施维修等工作,也常与镇村联合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虽然没有物业公司,但是这个拥有200多户居民的老旧小区,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全镇一共12个小区,部分建于20多年前。”苏埠镇党委副书记汪心灵告诉笔者,该镇也面临着大部分乡镇小区的共同痛点:乡镇小区居民大多没有缴纳物业费的习惯,长此以往,不少小区陷入了收不上物业费、物业公司不愿接手导致管理水平下降的恶性循环。近几年,该乡镇已有7个小区成了“无物业”小区。

    为了扭转无物业小区的管理真空局面,今年上半年,苏埠镇构建起了“政府主导、村级治理、居民参与”的三方联治模式。“虽然没有物业公司,但是群众的生活质量依然需要保障,很多年久失修的小区也需要改造,这些需要政府、村委会、居民联合发力。”汪心灵说。

    面对老旧小区存在的乱象,该镇181名镇村干部化身“小区管家”,通过“镇干部+村网格员”双下沉机制,累计整治杂物乱堆乱放600余处,拆除违建7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88吨。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老旧小区内拓宽路面1200米、改善污水管网8000余米,有效提升小区的基础设施,让“老破小”小区焕然一新。

    为保障“无物业”小区正常运作,苏埠镇探索实施“村+准物业”融合服务模式,由环卫公司提供专业的垃圾清运等准物业服务;将小区纳入村网格化管理体系,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小区业主志愿服务队,小区内绿化、安保等日常工作由志愿者和村公益性岗位完成。同时,通过“楼栋议事会”“小区议事厅”“文明积分礼包”等形式,充分激发小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汪心灵告诉笔者,目前维持“无物业”小区运转的经费主要来自区财政和镇财政。该镇借力裕安区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与专业环卫公司合作,实现了“无物业”小区环卫保洁工作托底;小区日常绿化养护、基础设施维护费用由镇财政保障。

    “通过半年多的实践,经测算‘准物业’模式的运行成本仅为专业物业公司的40%,但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提升了居民的满意程度。如今全镇7个‘无物业’小区都有序运转。”汪心灵说,下一步该镇将强化“三方联治”模式,实现小区物业服务低成本、高效率运转,同时逐渐引导“无物业”小区的居民缴纳物业管理费用,积极参与小区管理。

 

当前:B1版(2025年08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