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 展示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的极限
● 带动产业链各环节整体提升和快速迭代发展
● 今天的机器人运动员可能是未来的机器人工人
●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的突破
8月17日下午,跟随主题曲《光年》的旋律,26个机器人冠军集体站在舞台中间向观众席挥手致意,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赛事期间,各种亮点片段接连出圈:自由搏击决赛后机器人“碰瓷”躺倒、1500米赛跑中机器人“撞人逃逸”……人形机器人状况百出,摔倒、撞人已经不是罕见场面,与此同时,多个人形机器人世界纪录在这里诞生,广受关注的宇树科技在田径比赛中连续夺魁,在百米障碍赛中把“头”摔掉的天工随后斩获百米冠军,这场发挥人形机器人极限的比赛,正见证人形机器人如何跌跌撞撞地奔向未来。
8月14日-17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钢铁健儿”齐聚国家速滑馆秀“绝活儿”:有的在田径赛上来个百米冲刺,有的扮成兵马俑秀一段“古风舞”,有的在绿茵场上一展脚法,还有的亮出武术招数……
为何要举办一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见证当下的极限 展示人形机器人技术
发挥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的极限,是许多队伍参赛的原因之一。“这次运动会相当于是一个试金石,能发挥不同种类、不同构型机器人的能力。”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具身机器人中心执行主任黄思远表示,“我们目前有一些比较好的技术,希望以这次运动会为桥梁进行展示。”
值得注意的是,4个月前,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开跑,全国范围内,多个有关机器人的活动正在广泛开展,相比之下,此次运动会将带来哪些不同的意义?
黄思远认为,主要在于“多维”。“这次运动会设置了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能拉近机器人与大家的距离,能让大家从多个维度看到现代机器人的进展,相当于是一个多维的全方位展示平台,同时也是对业界和研究界人士的考验。”黄思远表示,“比赛要求机器人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主动性,不能失误,这也是一个筛选过程,能把真正技术好、有亮点的企业团队筛选出来。”
魔法原子研发副总裁陈春玉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定位是进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业应用等,这就需要从不同方向去探索,这次比赛设计就涉及了很多指标、赛项,能够从各个方向促进这个领域的发展。”陈春玉表示,“通过比赛,能看到各家的长处,也能暴露出自己的短板”。
营造创新生态 “机器人‘一小步’,科技发展‘一大步’”
造一台人形机器人有多难?对人类双手而言,能通过27块骨头、50多块肌肉和100多个关节的协同,完成小到穿针引线,大到搬运重物等一系列动作。
而人形机器人要实现这些难度极大,特别是适应多样地形、灵活行走的仿生脚是全球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共同面临的难题,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更是核心难关。
“这场运动会是人形机器人整机的综合竞技,也是关键零部件的全面比拼。”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运动会赛项的检测,有助于整机单位发现关键部件在精度保持性、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真实应用场景需求明确零部件改进提升的方向。同时,借助运动会平台还可检验这些零部件改进提升的效果。
在此次运动会1500米项目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机器人采用全自主导航技术,成为无人工干预完成比赛的机型。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EO熊友军表示,此次参赛的天工Ultra机器人在运动能力、速度、稳定性、可靠性及智能程度上均有很大提升,该机器人全程通过视觉感知、环境感知等自主完成比赛,无需人工遥控或干预,是机器人“大脑”技术革命性的进步。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举办,也为整体带动产业链各环节整体提升和快速迭代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每一个机器人的‘一小步’都是科技发展的‘一大步’。”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拓展应用边界 “今天的机器人运动员,未来的机器人工人”
发展人形机器人的终极目标是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而要进行面向未来应用场景的探索,运动会则是最佳平台,也是未来生产生活创新场景的“样板间”。
在本届运动会上,除田径等竞技类项目,还设有很多场景类赛事——机器人在药房里拆分药品、在酒店里收拾垃圾、在工厂里搬运物料……
“从这些场景的创新和探索出发,可以看到未来人形机器人应用的无限可能,也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天参加运动会的机器人运动员,未来或许就会成为机器人工人。”
人形机器人的最终目标是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成为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的枢纽和入口,它的发展一定要和真实应用、真实场景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为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在拆药分装、迎宾服务等赛项中,人形机器人开始撕下“有价无市”和“花瓶”标签,真正把应用场景落地到日常生活。
促进行业发展 “看到人形机器人的无限潜力”
本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吸引了全球280支队伍参赛,500余台机器人同台竞技,涵盖了127个品牌。为何能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
机器人运动会参赛方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前,机器人行业非常热,通过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这样的比赛,可以更好拉动行业发展。”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进化,企业对自身产品的发展也充满信心。陈春玉称,明年会全面和同行在各个领域竞争。“今年我们品类少,明年国内产品线会更丰富,大部分项目应该都能参加。”
光谷东智副总经理楼凯齐也表示,随着机器人发展,技术进步非常快。只是有些观众认为机器人当前能力没有达到预期,但这恰恰是一种鼓励。“去年之前,机器人还比较小众,但从去年年底开始,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我们听到了更多呼声,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本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了全球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领域的顶尖力量,不仅是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一次大练兵,更是推动技术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运动会上的竞技比拼,推动了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让我们看到了人形机器人的无限潜力。”
(综合人民网、光明网、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