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迎上合峰会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快闪活动。天津市文明办供图

“喜迎上合峰会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快闪活动。天津市文明办供图
初秋,渤海湾畔的天津愈加迷人。海河两岸灯光璀璨,沽水流霞的美景吸引着八方来客,也静待着一场盛会。
作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天津将在8月31日至9月1日迎来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将出席峰会相关活动。设卫筑城600多年,津门大地将见证上海合作组织团结互信、凝聚共识的重要时刻。
精细高效
开放包容“国际味”迎上合宾朋
继上海、北京、青岛之后,天津成为第四座举办上合组织峰会的中国城市。
秉持简约、集约、节约的办会理念,从场馆乃至城市的功能优化,到精细化、智能化的接待服务和会务保障,再到文化科技深度交融的参访路线……目前,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
“我们紧紧抓住峰会在天津举办这次重大机遇,不断细化完善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做好承担这场国际盛会的各项准备。”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天津市筹备办执行副主任于鹏洲说。
峰会新闻中心内,媒体公共工作区、新闻发布区、科技文化互动展示区等8个功能区布局清晰。“我们全方位为国内外媒体记者打造高效、便捷、富有特色的工作环境,助力中外媒体更好呈现峰会成果。”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说。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共建“一带一路”的陆海交汇点,天津一直与上合组织国家往来密切:缔结20对友城、建设10个鲁班工坊、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1.2万余列……
扮靓焕新 河海津韵“中国味”展城市风采
暮色四合,海河变身流光溢彩的“城市会客厅”。两岸高楼巨幕上,中欧班列、天津港等上合元素“灯光秀”轮番上演。游船划过,搅碎一河星辉。
今年以来,天津“母亲河”海河沿线,217栋建筑、14座桥梁、8.2公里岸线的光环境得到提升,流动的海河与“上新”的灯光汇成一条光影长廊。
璀璨夜景离不开电力部门的保障。“我们对重点区域照明设施做好保障,扮靓天津夜景,展现城市魅力。”天津市电力公司路灯处运行管理部主任刘义平说。
更多空间,因峰会的到来焕发新生机。行走在天津的街巷,天桥横幅、沿街彩色道旗上,“当好东道主·同心迎上合”等标识醒目;机场大道上,“同心结”形象的艺术品传递着人类命运与共、和平友好的文明理念。
“景区街区的上合元素愈来愈多,机场出入境大厅的英文路标更换一新,整座城市公共场所的国际化标识更加规范,让人耳目一新。”来自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的教师阿辽娜说。
如今,天津的道路通行更平坦顺畅,绿化景观更生机流动,市容面貌更整洁有序。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胡学春说,这些改变既彰显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又保留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
文明有礼 乐观豁达“天津味”尽东道之谊
“我们不仅是志愿者,更是跨越语言与文化边界的连接者。”作为此次峰会的青年志愿者,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本科生马毓聪满心期待。
这些从天津高校1.9万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998名青年志愿者,将在峰会的50余类工作岗位上开展嘉宾接待、场站迎送等服务工作。
“他们将为中外来宾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展现天津青年英姿勃发、昂扬向上的良好形象。”共青团天津市委副书记成子金说。
东道主的热情洋溢全城。“迎上合 展风采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群众性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西青区富力津门湖第三社区里,退休教师张厚慈捐出心爱的花卉装扮社区花园,还当起社区志愿者。“我是天津1300多万居民中的一员,希望让更多人通过这场盛会爱上天津。”
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还动员引导市民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支持峰会,主动服务峰会,充分展示天津人民乐观豁达、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
(据新华社 记者邵香云、白佳丽、宋瑞)
延伸阅读>>>
把家收拾好 拿出精气神
◎ 宋德松
连日来,津城社区处处都洋溢着“家里要来贵客”的喜悦。居民自发行动起来,扫地除尘、粉刷装扮、规整庭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精心扮靓家园,迎接八方宾朋。
河北区光复道街林古里社区,楼体外墙刚被统一修缮一新。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清理绿化带杂物、扶正共享单车、擦拭宣传栏。“贵客登门,里里外外都得亮亮堂堂!”一位志愿者边擦汗边笑着说。“这是天津的大喜事!咱可得把家里收拾好,把精气神拿出来!”社区老人李喜凤握着宣传资料,脸上笑开了花。
“打扫干净”还不够。和平区百年老巷兆丰路胡同的灰墙上,社区画师正用画笔施展“魔法”——“天津之眼”的轮廓在墙上逐渐清晰;在和平区承德道28号,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的老师带着四平东道小学的孩子们在一面老墙上绘制环保主题的图案。
美好的环境靠保持也靠守护。河北区新开河街南口路菜市场门口,一群大学生化身“车辆整理师”,将摆放杂乱的自行车、电动车分区归置整齐。
社区的活力在欢笑中迸发。在河北区香湾凤苑社区广场,“渤海湾畔明珠亮,海河儿女情意长……”童声朗诵赢得阵阵掌声;天津市道德模范马芳菲用风趣的快板解读文明条例,同样引来满堂喝彩。